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1

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胡小玲

胡小玲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如皋226500)

【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母婴的影响及其副作用。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足月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F组:舒芬太尼0.5μg/ml+0.1%罗哌卡因混合液;L组,单纯使用0.1%罗哌卡因;观察两组硬膜外给药后10min、30min、宫口接近开全时VAS评分,产妇瘙痒、尿潴留及运动阻滞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两组间产妇瘙痒、尿潴留及运动阻滞情况、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舒芬太尼组有使第一产程缩短的趋势,在接近宫口开全时镇痛效果较好,VAS评分低,镇痛满意度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较单纯应用罗哌卡因能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产妇满意度高,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

【中图分类号】R71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038-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00例,足月、头位、单胎、ASA1级,无病理产科因素。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和对照组(L)单纯罗哌卡因组。

1.2镇痛方法两组均采用经硬膜外导管给药后产妇自控镇痛模式(PCEA)。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产妇的心电图、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常规开放静脉,在产妇宫口开2~3cm时取L2-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头端置管4cm。试验量注入0.75%利多卡因3ml,观察5min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注入各组混合液8ml,两组15分钟后接上海博创电子泵,持续量6ml/小时,PCA剂量为6ml,锁定时间15min,每小时限量30ml,宫口开全时停药。L组PCA泵内药液为:单纯0.1%罗哌卡因;F组PCA泵内药液为: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mg/L混合液。

1.3观察项目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估硬膜外给药后10min、30min、宫口开7~8cm及宫口开全的产痛情况。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0=无运动阻滞;1=不能做直腿抬起(仅能屈膝、踝关节);2=不能屈膝(仅能屈踝关节);3=不能屈踝关节。副作用观察:瘙痒、恶心、呕吐、低血压、是否有呼吸抑制及尿潴留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孕周,镇痛前宫口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两组均感重度疼痛(VAS>8分),给予镇痛后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F组在接近宫口开全时镇痛效果较好,VAS<5分;L组在宫口开全时VAS>5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产妇自述宫缩持续变短,间隔时间延长。两组各时点的血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有2例皮肤瘙痒,两组均有1例恶心无呕吐发生,无低血压、新生儿呼吸抑制及尿潴留情况。

3讨论

分娩过程是一个生理过程,但剧烈的疼痛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而恰当的分娩镇痛则能消除疼痛,减轻应激反应,改善胎儿血液供应;分娩镇痛可缓解产妇由于疼痛而导致的紧张,焦虑情绪[1]。我国大量的初产妇仍不能享受这一由医学技术带来的人文关怀[2]。本研究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二者发挥协同作用,降低了局麻药用量,减少了运动阻滞的发生。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时,母体血浆药物浓度水平低、经胎盘转运少,是相对较安全的药物。但反复或持续给药可导致母体药物蓄积,大剂量给药可能导致新生儿抑制[3]。本观察中,F组有两例产妇出现皮肤瘙痒,未给予处理,自愈。因本研究严格控制舒芬太尼的用量,未发现母体药物蓄积及新生儿呼吸抑制情况。

总之,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产妇满意度高,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焕珍,万日明.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中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6,(10):1206-1207.

[2]陈会平,石志红.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07,(04):574-576.

[3]张战红,张燕,毕连俊,等.两种椎管内阻滞方法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3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