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提肌锻炼对直肠手术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肛提肌锻炼对直肠手术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

王静

(弋矶山医院胃肠科二病区安徽芜湖241001)

【摘要】目的:探究肛提肌锻炼对直肠手术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直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肛提肌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实施肛提肌锻炼后直肠手术患者直肠最大耐受容量、直肠顺应性、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提肌锻炼能够显著提高直肠手术患者排便功能,有助于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肛提肌锻炼;直肠手术;排便功能;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242-02

行直肠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经常会出现便频、便急甚至大小便失禁等情形,不仅降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临床工作压力,由此导致医患纠纷频发,给双方均带来深远的社会影响。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肛提肌锻炼对直肠手术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效果展开深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直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5岁~55岁,平均年龄(45.0±1.0)岁。临床表现:便频、便急、不能区分大小便物理性状甚至大小便失禁。纳入标准:①经诊断确诊为需行直肠手术治疗者;②手术耐受性好者;③临床依从性佳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者;②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③不同意本次研究方案者。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术后3d禁食,等待肠蠕动功能恢复后可进食流质食物。食物以富含蛋白质、低纤维素为主,禁止摄入粗粮以及纤维多的蔬菜食物,以降低肠道负担。定时观察并了解患者排便情况,注意肛周部位的消毒与清理,并实施抗感染、镇痛治疗。

研究组术前和术后均实施持续的肛提肌训练,术前肛提肌训练于诊断后在临床医护人员指导下即可开始,在训练过程中应避开饮食,保持空腹进行锻炼。实施直肠手术后的第3d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较为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对其实施术后的肛提肌锻炼。该锻炼方式被患者熟练掌握下出院后仍可以坚持进行,直至患者排便功能恢复正常。其锻炼具体实施措施为:取站、坐、卧等多种姿势,强调患者通过意念将肛门上提至脐中,做出肛门上收的动作[1]。之后随着自然呼吸频率提肛缩腹,一呼一吸、一提一收为一次肛提肌锻炼,30次/遍~40次/遍,3遍/d。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为直肠最大耐受容量、直肠顺应性、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在实施肛提肌锻炼后直肠手术患者直肠最大耐受容量、直肠顺应性、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肛提肌锻炼是当前临床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肛门锻炼方法,对于改善患者排便功能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世界公认的治疗肛肠疾病最权威的英国圣马克医院将肛提肌锻炼录入到了肛肠疾病术后患者护理必备手册之中,由此可见该种锻炼方法所具有的功效。

肛门收缩与舒张是肛门正常的生理功能,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肛门舒张来将粗而干燥的粪便由肛门部位排除体外,又可以利用肛门收缩来闭合肛门,从而杜绝稀薄的大便外溢出来[2]。行直肠手术治疗的患者一般情况下肛门皮肤、括约肌都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致使其排便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大小便失禁情形屡屡发生。采取肛提肌锻炼不仅能够加快肛门肌肉组织的恢复进度,同时还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大幅降低肛周部位水肿现象发生。术后患者坚持每天锻炼,还可以避免死腔与积液的存在,肛门直肠疾病的复发几率由此而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患者及临床工作的发展[3]。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通过实施肛提肌锻炼,直肠最大耐受容量(62.5±30.0)ml、直肠顺应性(5.2±2.0)ml/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0.5±32.5)ml、(12.5±5.5)ml/mmHg。此外,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同样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排便将更加顺畅。因此,本次研究最终认定,肛提肌锻炼能够显著提高直肠手术患者排便功能,有助于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洁婷,李卫伶.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在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10(03):24-26.

[2]杨杰,章跃民,尚现章,等.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直肠功能变化的研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5,11(03):171-173.

[3]刘持旺,刘爱荣.经会阴横切口横缝肛提肌治疗直肠前突性功能性便秘[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20(05):4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