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梁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连续硬脊膜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80例剖宫产手术,总结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果80例剖宫产中,麻醉平面上界在T4~T5者5例(6.25%),麻醉平面上界在T6~8者32例(40.0%),均无疼痛感,肌肉松弛良好,未辅助用药;麻醉平面上界在T9~10者18例(22.50%),无疼痛感、肌肉松弛欠佳,未辅助用药;麻醉平面上界在T10偏下者24例(30.0%),切口上端感觉疼痛、腹肌紧张,加用安定及少量氯胺酮;麻醉平面上界在T11以下者1例(1.25%),加用适量氯胺酮后完成手术,以上患者麻醉平面下界均满意。80例患者中,出现牵拉不适、血压下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等症状者29例(36.25%),经过适当处理后完成手术。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腹肌松弛良好、麻醉平面和血压较易控制、止痛效果可靠、设备要求不高、术中易于观察和管理、费用低廉,对胎儿呼吸循环无不良影响,是产科剖宫产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剖宫产

剖宫产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产科手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剖宫产手术不再是解决困难分娩的应急措施,成为较普遍的分娩方式。传统的腰—硬联合麻醉,虽然镇痛完善,肌松满意,缺点是易出现低血压,甚至是严重的低血压,导致产妇脑的低灌注,交感神经相对兴奋后触发的恶心、呕吐,以及胎儿的缺氧和酸中毒,危及产妇和胎儿的安全[1]。因此,临床上对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良的连续硬脊膜麻醉方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为探讨剖宫产手术连续硬脊膜麻醉的效果,我们对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剖宫产产妇,年龄22~43岁,其中头盆不称12例(15.0%),胎儿宫内窘迫11例(13.75%),胎膜早破9例(11.25%),臀位8例(10.0%),再次剖宫产7例(8.75%),前置胎盘3例(3.75%),骨盆狭窄畸形2例(2.50%),先兆子痫1例(1.25%),其他27例(33.75%),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侧卧位,术前常规肌肉注射安定10mg,阿托品0.5mg。L2~3间隙垂直进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cm,麻醉药物为1.5%利多卡因与0.18%布比卡因的混合液,含1:20万肾上腺素[2]。首次用药10~15ml,用药后15min测得麻醉平面满意者开始手术;切口上端疼痛者给予安定10mg和少量氯胺酮(用量25~1.0mg/kg)辅助麻醉,麻醉平面偏低者追加用药,但总量不超过20ml。麻醉平面低于T10者用氯胺酮等维持麻醉(用量1.5~4mg/kg)。

2结果

80例剖宫产中,麻醉平面上界在T4~T5者5例(6.25%),麻醉平面上界在T6~8者32例(40.0%),均无疼痛感,肌肉松弛良好,未辅助用药;麻醉平面上界在T9~10者18例(22.50%),无疼痛感、肌肉松弛欠佳,未辅助用药;麻醉平面上界在T10偏下者24例(30.0%),切口上端感觉疼痛、腹肌紧张,加用安定及少量氯胺酮;麻醉平面上界在T11以下者1例(1.25%),加用适量氯胺酮后完成手术,以上患者麻醉平面下界均满意。80例患者中,出现牵拉不适、血压下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等症状者29例(36.25%),经过适当处理后完成手术。

3讨论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正在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剖宫产手术麻醉管理最主要的是麻醉平面的控制和血液动力学的维护。连续硬脊膜麻醉一点注药法,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下降,易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此外,麻醉药液向骶部扩散度较差,对支配膀胱子宫反折腹膜的骶神经阻滞不全,在处理子宫下段时,产妇容易产生腹膜牵拉痛。虽然加快推药速度或加大局麻药剂量也可使麻醉平面适当扩宽,从而阻滞部分骶尾神经,但麻醉平面上界也易上升,有抑制呼吸循环的危险,也影响产后子宫收缩[2]。剖宫产手术麻醉是关系产妇和胎儿两条生命的安全,无论采用何种麻醉方式,我们都必须重视术前麻醉评估,麻醉与手术期应随时准备对母儿进行复苏治疗,在围麻醉期间一定要认真负责,调整好平面,维护好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连续硬脊膜下麻醉是目前剖宫产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它具有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不受限制、操作简单、麻醉阻滞平面易于控制等优势,脊椎神经丛血流增加,硬膜外间隙和蛛网膜下隙因静脉丛扩张而容积下降,因此注入较少量局麻药即可得到较广泛的阻滞范围[4]。麻醉平面达T8时,宫缩痛可解除,对宫缩无明显抑制,对产妇及胎儿的呼吸和循环影响甚微。这些优点在以往的工作中都得以证实,也与我们的分析一致。然而仍有一些不良反应需要我们重视和防范。

参考文献:

[1]冉启奎.硬膜外和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7,36(7):647.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14.

[3]金涛,杨天德.同一穿刺点双向注药的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第5期№52

[4]麻醉学[M].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9412419-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