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楷体书法进行语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0-20
/ 1

浅谈用楷体书法进行语文教学

袁浩

关键词:语文楷体教学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从古至今,涌现了不少的书法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众的书法已逐渐淡化了。但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一个中小学语文的教学者,不要求成为一个书法家,但应有一手好字,一手过硬的字,这是作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这里我谈谈用楷体进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了。

首先,用楷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准确的掌握汉字的结构。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如果把字写得杂乱无章,甚至随心所欲,胡乱造字,读者如释“天书”,全是“狂草”,就无法辨认。如果用楷体进行语文教学,师生的字写得规范、整洁、清楚,容易真正把握一个字的结构,真切的掌握一个字。这样的书写,使人看了一目了然,乐于接受。

其次,用楷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写正楷字要一笔一画的,这需要的是耐心,需要的是认真,常此坚持,就养成了严谨的学习态度了。现在的学生不是智商低,许多学生成绩不理想,知识不够扎实,这与他们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关系的。

第三,用楷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写字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记事和交流感情,如果不把字写好,就失去了它起码的实用价值。比如许多医生,他们的处方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如果老师或者学生,他们写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就没有意义了。最近几年考试,都设了卷面分,这是很好的。但并没有引起更多师生的重视,这不仅仅是多得几分的问题。

第四,用楷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中国的书法,具有艺术性。它变化微妙,形态不一,意趣迥异。通过点画线条的强弱、浓淡、粗细等丰富变化,以书写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以字形字距和行间的分布,构成优美的章法布局,有的似玉龙琢雕,有的似奇峰突起,有的俊秀俏丽,有的气势豪放,这些都有使书写文字带上了强烈的艺术色彩。坚持用正楷书写,通过对中国文字的点画、结构和形体的体会领悟,无形中就培养了正确的审美观。

第五,用楷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健康。

古往今来说书法能使人健康长寿,并非虚传。如历史上欧阳询、颜真卿、大书法家平均寿命79.2岁,其中颜真卿76岁时遭杀害,不然寿命会更长。另据资料介绍,明清两代著名书画家(书画相通)同高僧比较,28人中,书画家比高僧长寿12.7岁,说明书画活动可能比高僧修行还有利健康,己为世人共识。

第六,用楷体进行教学,可以陶冶情操

书法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其美感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实践,与其他事物有着密切的互为表里联系。书法的特点、技巧、理论、表达意境极其广泛。“胸中有书,下笔不俗。”学习书法,对文学、哲学、美学、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无所不及。很显然,我们不能把书法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写字。书法家吴善茂先生说得好:“书法是写字,但写字不都是书法。”书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习书的严肃性。这就要求习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高度的学习热情,旺盛的进取精神科学的思维活动,俨然诚恳的态度来对待。必须勤奋不息,孜孜不倦,防止心血来潮,半途而废;必须深入生活,扩大视野,防止狂妄虚伪,恃才傲物;必须加强修养,拓宽意境,防止墨守成规,舍本逐末;必须丰富学识,博古通今,防止不求甚解,出乖露丑;必须贪恋欣赏,鉴往创新,防止陈陈相因,依然故我。否则,会虚度年华,将一事无成。

总之,我作为一名教育者,愿我的同事正确认知楷体教学的意义,愿我们的聪明才智者于笔下生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