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风险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风险及对策

何文波

何文波(通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4376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8-0299-02

【摘要】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妇产科护理安全的认识,通过对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保证妇产科各项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减少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风险对策

妇科和产科的专科特点,决定其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而基层医院的妇科和产科是一个整体,护理人员也包含有护士和助产士,加之基层医院本身条件的限制,极易引发护理安全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对策,提高了妇产科质量,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

1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

1.1人员因素

1.1.1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冷淡,语言生硬,对吵闹不安的产妇不耐烦,对病人解释缺耐心,对病人,孕产妇和家属有种不安全的感觉,认为护理人员缺乏医德,服务态度差,无同情心,引发护理纠纷的发生。

1.1.2助产士责任心不强,有章不循。因妇产科急诊病人多,病情变化快,孕产妇分娩大多是在半夜,此时人极易疲劳,有些助产士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有些产妇在家里生产都没事,而自己坐在产房打瞌睡,不按常规听胎心,没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不指导产妇正确的运用腹压,不指导产妇怎样度过分娩期。

1.1.3安全意识不强。对预见可能发生的护理隐患纠纷能力不够,对已发生的护患纠纷不会正确的处理,这都影响护理安全。

1.1.4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医疗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中明确了护士的职责,患者的权益,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活动要求,为患者保护自己提供了依据。法律本身对医务人员,患者都是保护其合法权益,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注意执行告知义务,沟通,签字手术,发生纠纷时无依据提供,特别是在抢救病人时忽略了患者及家属的感受,谈论与抢救病人无关的话题,以及说话不注意场合,不严谨。

1.2技术问题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起点相对较低,学历低,缺乏培训及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护士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并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和实际操作能力差,这些都是造成护患纠纷的因素。

1.2.1基础护理水平低,如抽血,常见的静脉穿刺不能一次成功,反复增加病人的痛苦,妇产科以年轻女性病人为主,在这个时候她们的家人对她呵护有加,当随同的家属看到她们受到一点痛苦,都非常紧张。

1.2.2近几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阴道分娩率下降,助产人员助产技术水平不过硬,在第一产程中缺乏经验,对可能避免的难产估计能力不足,第二产程助娩时导致新生儿窒息,肩臂神经损伤,锁骨骨折,肩难产,保护会阴不当,使会阴撕裂伤等,都是病人无法接受的,对于胎盘未剥离的,不会正确的运用人工剥离胎盘术,导致子宫穿孔,产后出血事故的发生,还有会阴缝合技术的不熟练,止血不彻底,导致会阴血肿和二期缝合等,增加产妇的痛苦,还有将纱块遗留在阴道内导致感染的发生。

1.2.3护理新生儿不熟练,致使新生儿出现休克,对于窒息的新生儿判断能力不够,未及时抢救新生儿,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在寒冷季节护士未发现家属对新生儿保暖过度,包裹过度,导致婴儿捂热综合症的发生,直到新生儿出现面色苍白,哭闹不安,反应迟钝,眼窝凹陷,口唇发紫及呼吸费力等临床症状。

1.2.4对于来科住院的妇科病人常用的护理措施是阴道冲洗,备皮,导尿,坐浴,会阴湿热敷等技术操作性强的护理操作,护士做起来不熟练,增加病人的痛苦,没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导尿时将尿管插入阴道,备皮时刮伤病人会阴皮肤,这些都容易导致感染。

1.2.5专业知识缺乏,对病人,产妇,家属提出的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对护理操作的目的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

1.3护理文件书写

1.3.1病情评估欠真实,医生和护士的记录出现差异,护理记录中对病情描述与医生的病程记录的不一致,抢救措施、用药、死亡时间也会不一致,这是潜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举证不利的关键法律责任问题。

1.3.2字迹欠清楚,有涂改字迹模糊,有涂改在医疗事件有争议时,存在着举证不利缺陷,与之相关的法律解释是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院方文书缺乏真实性等。

1.3.3医嘱开出的时间与护士执行医嘱时间不符。

1.3.4护理记录重点不突出、护理措施记录不完整,护理效果动态评价不及时护理文书记载了对患者治疗、护理及抢救的全部过程,是重要的法律依据,而有的护理记录重点的护理内容没有在护理记录中反映或记录针对性不强,内容不连贯,未能动态反映患者的病情、治疗和护理效果,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因繁忙或疏忽而未能及时记录,就有延误患者抢救和治疗的嫌疑,如遇医疗纠纷时必究的法律责任。

1.4健康教育

1.4.1有些护士根本就不给病人做健康宣教,每天就机械的把一些基本的事做完,懒得跟病人沟通与解释。

1.4.2健康宣教做的不到位,如妇科手术病人,有些护士就只告诉一些会直接影响手术的灌肠,饮食之类的知识,完全忽略了病人术前紧张恐惧的心理,术后饮食调理,康复锻炼,出院指导等。

1.4.3助产士缺乏对孕产妇健康宣教的知识,她们做得最多的事是监测产程的进展及胎心率的变化,缺乏对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心理辅导,饮食指导,产褥期指导,新生儿护理指导。

1.5患者因素

1.5.1随着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病人及孕产妇对护理标准也有所提高,病产妇及家属对医疗护理与医疗环境期望值较高,对产妇及新生儿发生的问题极为紧张。

1.5.2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随着法律的逐步健全和完善,资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加速,许多医疗案件和违规行为的曝光,加之社会上普遍开展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活动,使患者牢固了“病人是上帝”的观念。这样,患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治疗和护理,而是通过法律来解决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6管理者工作的强制化,对护理人员工作缺乏赞同与认可,在我国,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着重医轻护、护理人员社会地位低,劳动强度与收入相对不平衡。

1.7基层医院条件限制

1.7.1基层医院居住条件差,例如产房布局不合理,消毒隔离的工作无法做到位,易引起院内感染。

1.7.2护理人员缺乏,人力资源缺乏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工作质量的下降,隐患的不断出现,纠纷难以避免[1]。

2对策

2.1健全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制定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只有健全制度,明确职责,才能使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活动中有章可循。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2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2.2.1应重视护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工作责任心,应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急病所急,想病人所想,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亲切,和蔼,并有足够的耐心。以优质的护理服务赢得病人的信任,家属的认同。

2.2.2加强业务素质的培训妇产科护士和助产士除了掌握“三基三严”外,还要掌握丰富的保健知识,科学育儿知识和技巧,能提供产妇和家属所需要的知识,建立健康行为和科学育儿观。同时对妇产科的专科操作如阴道冲洗,助产,婴儿沐浴,导尿等等必须全部熟练,便于临床运用自如。

2.3重视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文件书写一定要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严格执行《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实施,做到举证有据,保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

2.4加强法律意识建议将法律法规教育纳入护士继续教育的规范化培训范围。护士应主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等与护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各级护理管理者也要加强普法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经常性的强化和巩固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纠纷意识,做到学法,懂法,用法,并主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防止发生护理纠纷。

总之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慎独”的修养,优秀的思想品德,精堪的专业技能,敏锐的观察力,认真的工作态度,把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事故的发生,以确保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萍.《科护士长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04.4.(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