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尹燕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浅析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尹燕冰

尹燕冰

尹燕冰(肥城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山东泰安271600)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一位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工具。但是,由于目前职业教育评价机制、硬件条件、师资和教材等问题的限制,使得计算机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对如何做好计算机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方法

近年来,随着生源数量的减少,职业学校学生的入学门槛很低,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学生基础差,学习爱好冷淡。相对于普通高中而言,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呈逐步向下的趋势,学习困难的学生相对要多一些。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明确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到:“有些学生学习一时跟不上,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智力才能。只要施以良好的教育,调动其积极性,后进学生是完全可以转化为优秀学生的。”

本人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

一、加强教材的针对性

职业技术教育是合格教育,而不是优秀教育。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我们培养的是计算机操作员而不是计算机工程师,所以授课课程应以实用为目的,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的特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因此,编写一系列符合专业要求的整合性较强的高质量教材,形成优化配套的中职教材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辅助条件。本人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应该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精讲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加大职业能力训练的比例。比如可以将学生比较难以接受的专业基础课《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适当压缩,仅仅将其引入门而不做深入的研究,也可将其作为限选课(也要考虑照顾部分专升本的学生),同时重点开设一些学生易于接受、实践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如3DMAX、网页制作;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社会的需要而不断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应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如今证书是就业的重要砝码,所以通过各种计算机认证可以使学生看到所学成果,提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可视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时,假如单单用语言来分析,学生很难理解,其结果既浪费口舌效果又不好。我就用多媒体技术把该知识做成flash动画,把计算机拟人化,通过计算机到医院看病的经过,来讲解故障的诊断和维修。计算机通过其语言(文字和声音)和医生(用户)交流的过程就是故障排除的过程。出色地讲解,立体地演示,学生动手实际操作,一个出色的故事讲完了,我们的课程也结束了,学生也把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其结果是既省时又省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实施情感教学,挖掘非智力因素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无论是行为还是成绩都属于学校和班级的后进生,长期受到家长、教师的训斥和指责,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种自卑感,他们更渴望被关注,更渴望成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教师要促成课堂支持性学习气氛的形成,给碰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支援;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个性发展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与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同时,为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协作完成任务。例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班级网站,学生练习即时交流,并通过学习和互相评价受到启发,进而完成自己的研究。

五、关爱学生,融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因此我们在重点强调课堂设计的同时也应注重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堂上不能轻易批评学生,更不能动辄向学生发火,在职专教学中这是最不可取的。老师与学生的交往要做到适当、适度,而且还应坦诚相待。在教学过程中,偶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点小错,这时我们应该很自然地面对,不应有意回避。

总之,在教学改革中,对于所有的教师都不失为一种挑战。在不同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首先应该深入地了解学生,更多地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形成学习动机。教师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当代教师的必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