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路径在蛇咬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急救护理路径在蛇咬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江艳颜

江艳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急诊科5107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期间毒蛇咬伤患者共30例,随机将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蛇咬伤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使用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入院处置完成时间、住院时间、通气时间以及紧急气管插管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还是在入院处置完成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当患者被蛇咬伤之后,及时进行急救护理,能够及时救治受伤患者,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救治率。

【关键词】急救护理蛇咬伤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095-02

当患者被毒蛇咬伤之后,局部地方症状轻微,通常会在被咬伤后1-5h之内出现中毒症状,极有可能发展成为重症[1-2]。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会在2-8h之内逐渐开始呼吸困难,若患者中毒越严重,则多器官衰竭得也就越早,自主呼吸会逐渐变慢。及时给予氧气以及监护是抢救蛇咬伤患者的救治首选[3-4]。我院对15例蛇咬伤患者进行急救护理路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蛇咬伤患者共3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患者选择标准:(1)过去有蛇咬伤史,符合《中国毒蛇学》中的各项标准。(2)在我院实施通气插管治疗者。在所有患者中,观察组男7例,女8例,年龄10-60岁,平均年龄(40.3±10.3)岁;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8-65岁,平均年龄(42.3±11.2)岁。对照组患者被蛇咬伤后出现中毒时间在1-4h之内;呼吸衰竭时间在1-5h之内;合并高血压患者3例。观察组患者蛇咬伤至就诊时间30min-4h之内,在1-5h之内呼吸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5例。两组患者无论是在年龄、性别、蛇咬伤中毒时间以及高血压患者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即:医生检查伤口情况,做消毒处理,开医嘱,最后由护士根据医嘱进行抢救护理。

1.2.2观察组

根据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首先分型处理:当患者到达急诊后,护士在第一时间填写我院设计的急诊抢救记录,在急诊抢救记录中包括了毒蛇咬伤患者的性别、年龄、患者瞳孔变化情况、来诊时间以及抢救经过等内容。该急诊抢救记录表以表格形式设计,有效减少了护士的书写时间,规范了记录内容。当患者被蛇咬伤入我院之后,能够及时起到一个护理指引流程。医生以及护士根据表中内容的情况以及患者中毒症状以及病情发展趋势将患者分成轻、重、危重等级别。对于重型以及危重患者而言,医生快速接诊予平卧位,安置抢救室,使用止血带在伤口近心端5-10cm处绑扎,并随即通知内科医生;及时给予吸氧4-7L/min,在患者床边心电监护,每15-30min之内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对患者的舌距、齿距、四肢肌力、吞咽困难、自我排痰能力以及喉中痰鸣音等各方面进行观察;医生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包括:患者主诉蛇咬伤的时间、蛇的种类、咬伤部位、伤口情况、以及患者主诉等,在此基础上由外科医生展开会诊。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局部处理工作,即:(1)伤口周围用肥皂水和生理盐水冲洗。(2)对患者伤口使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碘伏消毒进行消毒。(3)在外科医生的配合下进行扩创排毒。护士使用留置针在患者体内建立2条静脉通道,对患者的心酶、血常规、凝血四项以及电解质等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检查,除此之外检查患者尿常规;在使用抗血清前首先进行皮试,方法为:抽取0.1毫克抗毒蛇血清,加1.9毫升生理盐水,皮下注射0.1毫升,观察20分钟,皮丘若未超过2cm,且无毛细血管扩张现象则为阴性。使用抗毒蛇血清静脉滴注1-4支,使用甲基强的松龙以及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进行脱敏治疗。对于某些重型以及危重患者而言,可以使用封闭疗法,即:(1)配合外科医生在伤口周围及伤肢近心端行环形封闭,(因封闭液有抗蛇毒血清,必须在抗蛇毒血清过敏试验结果阴性时方可进行)封闭后松止血带。

抢救配合措施即护理路径:(1)快速接诊予平卧位,安置抢救室。(2)使用止血带在伤口近心端5-10cm处绑扎,并通知内科医生。(3)给予患者吸氧,其中包括吸氧方式以及氧流量(升/分),(4)对患者行床边监护.(5)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由患者诉蛇咬伤的时间;蛇的种类;咬伤部位;伤口情况;以及患者主诉。(6)由外科医生进行会诊。(7)对患者伤口进行局部处理,包括:伤口周围用肥皂水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碘伏消毒、配合外科医生行伤口扩创排毒。(8)抗蛇毒血清过敏试验:详细记录皮试部位(左/右手)以及皮试结果。(9)在患者咬伤肢体应用抗蛇毒血清,并将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逐一记录。(10)使用封闭疗法:①配合外科医生在伤口周围及伤肢近心端行环形封闭,(因封闭液有抗蛇毒血清,必须在抗蛇毒血清过敏试验结果阴性时方可进行)②封闭后松止血带。(11)根据医嘱用药,其中包括第一组用药、第二组用药以及其他用药。(12)马破伤风的应用,将皮试部位(左/右手)以及皮试结果进行记录,记录好肌注马破伤风(13)观察患者去向。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还是在入院处置完成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预见性气管插管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处置时间、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院处置时间、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n入院处置时间(min)通气时间(h)住院时间(d)

观察组1521.80±6.756.56±5.214.29±1.12

对照组1537.11±12.411.73±8.116.35±1.70

3.讨论

绝大部分被毒蛇咬伤患者主要是神经毒,可以阻断患者的神经肌肉,患者中毒后会导致外周性呼吸机麻痹,随即会出现呼吸衰竭,若是中毒严重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当患者被毒蛇咬伤之后,除了要及时做好现场处理之外,同时需要在第一时间送往医院进行抢救,能否对患者进行及时救治完全取决于综合措施做得是否到位。所以,一定要及时对患者使用抗毒蛇血清以及采取给氧措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急救护理路径是在患者被毒蛇咬伤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被咬后的发病趋势,对患者进行成功救治的关键措施以及关键时机,对患者的早期病情变化进行有效预测,有效防止患者被毒蛇咬伤之后出现其他并发症。

对于急救护理路径而言不存在挂号收费,患者中毒之后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急救护理,护士根据急救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有目标、有标准且主动的展开护理措施,及时对患者的被咬伤部位进行伤口处理[5]。在对患者使用抗毒蛇血清前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在治疗时同时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抗过敏药以及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这两种药物可以起到抗过敏和治疗效果,当患者被咬伤2h之后,便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6]。从表1中我们可以直观看出,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还是在入院处置完成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预见性气管插管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0.05)。由此可以说明对患者采取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抢救患者,给予最佳通气插管时间,使患者尽快得到康复,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发现,当患者被毒蛇咬伤之后,及时对其进行急救护理路径展开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中毒后的中毒情况,并且可以预测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有预见性的对患者进行人工气道呼吸支持以及急救监护,有效防止意外拔管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说明当患者被蛇咬伤之后,及时进行急救护理,能够及时救治受伤患者,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救治率。

参考文献

[1]罗静娣.急救护理路径在银环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02:342-344.

[2]郭春玲,江敏,胡友珍.毒蛇咬伤程序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09:1836-1837.

[3]赖淑芬,廖殿昌,饶海冰,肖春燕.急救护理路径在毒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1:142-144.

[4]贺翠.整体护理在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2,12:1589-1590.

[5]罗银秋,梁美英.174例蛇咬伤患者的护理[J].现代护理,2013,12:1926-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