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法腋臭根治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法腋臭根治术

宋毅王志远

宋毅王志远(天津市公安医院医学美容科300050)

作者简介:宋毅(1964.1-),女,天津市公安医院医学美容科副主任医师,眼耳鼻喉及美容整形专业。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腋臭的好方法。方法:腋窝处设计1.5-2cm小切口,局部肿胀麻醉,根据腋臭的形成原因剪除腋窝部大汗腺组织,放置负压引流管,减少并发症。结果:应用此手术方法治疗腋臭患者36例(71侧),无复发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切口瘢痕不明显,双上肢活动灵活,无麻木感,效果满意。结论:小切口剪除法腋臭根治术术式简单,容易掌握,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是良好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腋臭;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8.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254-02

腋臭是指腋窝部汗腺分泌的特殊臭味,亦称“狐臭”。是由于大汗腺排泄的汗液受到以葡萄球菌为主的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放出所致。目前临床上治疗腋臭的方法较多[1],外涂药物、激光等治疗容易复发;传统手术切除方法因局部留有较大瘢痕不易被患者接受;微创搔刮、刮吸术等方法除复发率高外还容易出现部分皮肤坏死的并发症。小切口剪除的方法克服了以上治疗方法的不足,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6例(71侧),男性10例(20侧),女性26例(51侧),年龄19-38岁,其中3例曾应用激光治疗复发。

2手术方法

2.1切口及手术范围设计:腋毛分布一般呈梭形,用甲紫液标定边界超出周缘1cm。靠上臂侧顺皮肤皱襞线设计1.5-2cm长切口。

2.2麻醉:采用局部肿胀麻醉法。麻醉液配置:生理盐水250ml+2%利多卡因20ml+肾上腺素0.25ml,每侧用量约100ml。

2.3手术步骤:(1)沿设计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组织剪深入皮下浅层沿标定周缘范围潜行分离形成皮下腔隙,再沿真皮下分离,剪除两间隙间皮下组织,于切口处取出,使皮肤成全厚皮片,彻底止血,生理盐水冲洗术腔,对侧同样操作。(2)靠胸壁侧最低部位另做一小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6-0单丝线缝合切口,两腋窝垫无菌纱布填充,“8”字弹力绷带包扎固定。(3)术后3天拔除负压引流管,术后1周-10天拆线。

3结果

71侧伤口69侧I期愈合,2侧因手术后引流管不通畅造成皮瓣下积液,经穿刺局部加压包扎处理后积液消失,无皮肤坏死,切口瘢痕不明显,腋臭无复发,双上肢活动灵活,无麻木,效果满意。

4讨论

4.1小切口剪除法腋臭根治术的优点:腋臭症的有效治疗是根治大汗腺,通常大汗腺位于表皮下1.7-3.7mm。目前小切口微创根治腋臭已被大多数医生及患者所接受[2]。单纯微创剥离或搔刮因无法彻底根治大汗腺而有明显的复发率;小切口直视下皮肤翻转修剪术[3]因切口两侧皮肤修剪较薄,血液循环较差,容易造成皮肤坏死;而小切口剪除法腋臭根治术克服了以上手术的不足之处,明显减少了复发率,同时提高了皮瓣的成活率。

4.2肿胀麻醉方法的优点:手术时切口仅为1.5-2cm,只能通过组织剪做皮下分离,剪除皮下组织均为手指导引下盲视操作,手术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皮下分离须在浅层进行,避免过深损伤血管神经,但太浅又容易遗留大汗腺而致复发。应用此麻醉方法腋窝区手术范围注射足量肿胀麻醉液可使皮下组织肿胀,皮下层增厚使分离深度更容易掌握,有效避免了分离时过深损伤血管、神经,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4.3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的优点:术后于胸壁侧术区最靠下部放置负压引流,由于负压作用可使皮瓣能与皮下组织紧贴,配合外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有效的保障了皮瓣的血供,防止了皮下积血、积液。此方法因不必做缝线包扎,因而减轻了患者手术后的痛苦。

参考文献

[1]杨晓惠,天永成,刘宁,于建华,等.腋臭症.美容整形外科手术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380-385

[2]蒋晓丽,童建辉,郭力.腋臭根治手术方法探讨.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11(3):184-185

[3]王文俊,王晓英,郑世花,等.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比较.中国美容医学,2006,15(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