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01
/ 2

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胡琴

酉阳县实验小学校重庆市酉阳县409800

摘要:游戏化教学法目前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已比较普及,这是一种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快乐的氛围下,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会更高。本文就以游戏化教学为例,对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几方面研究。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1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第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注意力无法全面的集中,一些新奇事物也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应用游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将好奇心都用到课堂上,感受数学的趣味性;第二,游戏化能够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在当今的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缺乏互动与实践的情况,往往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游戏化可以有效地设置课堂情境、与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知识,由此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让课堂形式变得多样化;其三,游戏化让教学难点深入渗透,在数学中穿插游戏可以让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其想象力与抽象思维能力,让教学难点变成趣味化的焦点,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数学知识。

2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应用思路

首先,应结合学生心理期许与兴趣设置游戏内容。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天性好动、爱玩特性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为了使游戏化过程更具实效性,教师应以学生兴趣为依托,设计游戏内容,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游戏化教学模式中,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其次,游戏化形式应紧贴数学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无论何种教学模式均是为提高教学质量而服务的课程创新载体,并不能成为课堂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师在落实游戏化教学模式时,应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创设行之有效的游戏方案,促使游戏可充分体现数学内容,发挥游戏化教学模式最大作用。例如,教师在进行“方程”的游戏化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游戏化教学氛围中,通常会采用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实例。最后,通过即时评价与给予奖励等形式给学生以学习数学的鼓励。虽然,游戏化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而应用与推广的,但是在游戏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鼓励与礼品奖励,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从而对数学课堂有所期待,愿意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2.2应用策略

2.2.1游戏导学

开始授课之前,教师对之前的内容进行复习,并进行本堂课程内容的导入,帮助学生串联前后内容,有利于本次课堂学习。教师可以借助简单的游戏导入课堂内容,启发学生心智,带动学生参与热情,帮助学生尽快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不同尺寸的物体中出现的类似角度的角,如图纸上的零部件上的45°锐角、地图上俯视两条路的45°夹角、宇宙中两颗星体的轨道夹角等,教师让学生们上讲台,用量角器量一下各种情况下的角度,无论微观与宏观,角度都是一样的,角度不会因为范围更广而变大。教师引入课堂内容,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角的特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迅速进入知识学习。

2.2.2游戏导行

对小学生而言,好奇心是推动其学习的动力,而应用游戏化教学正是紧紧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游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班级中的小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带好纸、笔,然后教师则可以将课堂转移到操场中,这样的行为将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操场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踢毽子活动,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记录每位学生的踢毽子数量、小组的总数。完成上述活动内容以后便要回到教师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小组成员的踢毽子的数量绘制成为表格,然后组长将各组的综述汇报给教师。结合各个小组踢毽子的成绩,教师在黑板上绘制表格,并画出折线图,将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讲解,保证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内容。最后,各个小组结合成员踢毽子的数量(表格)绘制组内的折线统计图,并将结果交给教师,从而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2.2.3游戏导能

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应该提高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在不断的探究和讨论中提高数学学习的成果,在课堂中构建一个高涨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有所提高。比如,教师在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游戏设置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三个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中给学生分配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和一个直尺,之后要求学生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教师要求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进来。小组中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进行记录并计算,有人负责检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将长方形纸片的周长计算出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解答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作为一门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学科,不仅要求学习者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逆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还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独立判断能力,而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奠基阶段,对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以及积淀数学学习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以此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尹晓海.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中),2017,No.41306:191.

[2]李启爱.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161-162.

[3]简惠女.新课标下游戏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