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在气胸治疗中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在气胸治疗中疗效观察

余景伟

余景伟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湖北谷城441700)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治疗气胸的优缺点。方法:经随机分组,I组(观察组)30例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持续负压胸腔闭式引流;II组(对照组)28例患者用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结果:I组:操作时间(5.3±2.80)min,引流管留置时间(4.42±1.80)d,并发症和不良反应10人.次;II组:操作时间(20.42±6.3)min,引流管留置时间(6.52±3.25)d,并发症和不良反应38人.次。2组各项比较指标比较,微创引流组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持续负压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与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相比具有临床应用的优越性。

【关键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微创

【中图分类号】R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193-02

自发性气胸为呼吸内科常见急重症之一,80%患者需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来治疗,置管方法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近年我科开始采用微创导管(胸膜腔引流套件)加持续负压吸引胸腔闭式引流的治疗方法,并与传统肋间切开加细硅胶管闭式引流的治疗方法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以2014年9月~2015年3月我科住院自发性气胸患者(均经X线胸片或CT确诊,单侧肺组织压缩>20%),临床资料完整者58例选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I组(3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持续负压胸腔闭式引流;II组(28例)采用传统肋间切开加细硅胶管闭式引流。

1.2治疗方法

1.2.1材料一德国BBraun贝朗医疗公司生产的胸膜引流套件(包括植入管,直径约3mm,其前端10cm长带有多个侧孔,中间10cm长带有刻度以及穿刺针、三通开关、单向通过引流管和1次性引流袋等),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

1.2.2操作方法以第二肋间隙锁骨中线处为穿刺点,或根据胸片、CT确定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麻,I组用穿刺针沿穿刺点垂直进针,有落空感后回抽有空气,即插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用扩张器扩张穿刺通路后,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送入胸腔,拔出导丝,导管置入胸腔长度根据胸壁厚度决定,一般5~9cm,确定抽出气体顺畅后,缝线固定,贴无菌敷贴,连接胸腔闭式引流瓶,再接低压吸引器,持续2~5kPa负压吸。II组沿穿刺点切开皮肤约2~3c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及肋间肌,刺破胸膜置入前端带孔的细硅胶引流管,接胸腔闭式引流瓶,见水封瓶内有气体逸出,水柱随呼吸波动良好,缝合伤口,固定引流管,部分复张不良者加持续负压吸引。

1.2.3基础治疗除气胸引流方法不同外,均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吸氧、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

1.2.4拔管指征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呼吸音基本恢复,且水封瓶无气泡逸出,夹管观察24小时,复查胸片,肺复张或肺压缩<10%,则拔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以P<0.01或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I组(微创持续负压引流组)30例,有27例引流后肺完全复张,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3例均为慢阻肺,观察5~7d,气胸不见好转或反复)。II组28例,有26例引流后肺完全复张(其中有3例肺复张不明显,予负压持续引流后肺复张),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慢阻肺持续5~7d,气胸无改善)。2组操作时间、留管时间及常见并发症比较,均P<O.O1或P<O.05,见表1、2。

3.讨论

自发性气胸系因胸膜下微小疱或肺大疱破裂引起的原发性气胸和并发于肺或胸膜疾病基础上的继发性气胸。原发性气胸多见于30~40岁、体型瘦长男性,一般系因胸膜下微小疱或肺大疱破裂引起,预后好、病死率低。而继发性气胸多起病隐匿,临床症状较原发性者更为严重,且有症状与肺压缩程度不成比例现象存在,对基础肺功能差者,病情进展快,更易引起严重的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迅速排除胸膜腔内积气,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条件。单纯的胸腔穿刺排气的失败率较高,据报道,原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的失败率分别为25%和63%。因此其临床价值有限[1]有文献报道,对于单纯性气胸中压缩超过30%的患者推荐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对于不稳定型气胸、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较重、交通性或张力性气胸、反复发生的气胸的患者,无论其气胸气体量的多少,都应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3]。目前,胸壁皮肤切开肋间肌钝性分离引流管胸腔内置入术(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气胸治疗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胸腔内气体引流通畅,有利于气胸肺破裂口愈合,但手术较复杂,创伤较大,对内科医师要求较高。本研究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持续负压胸腔闭式引流,与对照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单、快速,在病床旁,甚至急救现场、急救车上均可迅速完成,手术准备到完成仅需5min左右,较传统术式节约15min。②管腔小、伤口小,基本无痛苦,并发症少,患者易接受。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显示良好效果。但胸膜腔引流套件穿刺引流管植入方法组置管时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总之,微创持续负压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简便、快速、安全、有效,患者适应性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建林,杨和平.呼吸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22-326.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6-122.

[3]王辰.临床呼吸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