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田学增

田学增(河南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南南阳473056)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117-02

【摘要】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近一年来门诊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曲美他嗪组。两组均予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和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曲美他嗪组同时加用曲美他嗪20mgtid,连用半年。用药前后根据H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进行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做常规心电图,二维心脏超声查左室射血分数,检测肝肾功能,有无不良反应,并统计两组因病情恶化再住院率。结果曲美他嗪组较对照组HYHA分级明显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延长,LVEF明显提高,再住院明显减少,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曲美他嗪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

【关键词】曲美他嗪慢性心力衰竭LVEF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脏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尽管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长足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仍是临床医生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近2年来门诊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心力衰竭标准采用Framingham标准。心功能分级(NYHA)为Ⅱ-Ⅲ级。其中男性69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42—76岁。冠心病58例,高血压20例,风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曲美他嗪组,均为48例。心功能Ⅰ和Ⅳ级不入选。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有禁忌症者除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和硝酸酯类等常规治疗心衰药物。曲美他嗪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瑞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tid,连用半年。

1.3随访观察指标随访6个月。(1)纪录治疗前后患者疲劳、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情况,并进行NYHA分级。(2)进行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3)记录心电图变化。(4)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5)记录因心功能恶化再住院人数。(6)记录有无死亡。(7)检测肝、肾功能,记录有无不良反应。

1.4疗效评定(1)NYHA: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无改变甚至恶化。(2)6分钟步行距离:显效:增加150步以上;有效:增加100-149步;无效:增加小于99步。(3)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检查LVEF变化情况。(4)观察两组因心功能恶化再住院率及死亡率。

1.5统计方法计量资料结果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NYHA)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曲美他嗪组NYHA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对照组显效7例,占15%;有效22例,占46%;无效19例,占40%;总有效率60%。而曲美他嗪组显效12例,占25%;有效28例,占58%;无效8例,占17%;总有效率83%。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x2=6.2351P<0.05)。

2.26分钟步行试验曲美他嗪组较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延长。对照组显效8例,占17%;有效20例,占42%;无效20例,占42%;总有效率58%。曲美他嗪组显效10例,占21%;有效29例,占60%;无效9例,占19%,总有效率81%。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x2=5.9784P<0.05)。

2.3两组治疗前后LVEF均有改善,但曲美他嗪组改善更明显对照组治疗前38.8±2.1,治疗后42.1±2.6;曲美他嗪组治疗前39.2±2.6,治疗后48±2.5;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t=6.8428P<0.05);曲美他嗪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t=16.903P<0.05);曲美他嗪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差异(t=11.3327P<0.05)。

2.4两组再住院比较曲美他嗪组较对照组再住院明显减少。对照组再住院13例,占27%;曲美他嗪组再住院4例,占8%,两者有显著差异(x2=5.7900P<0.05)。

2.5两组均未见死亡病例,未见肝肾功能损害,未见不良反应。

3讨论

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是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阻止和延缓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死亡率[2],多采用综合措施。ACEI/ARB,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等药已得到临床证实有确切疗效。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进一步提高疗效,使NYHA明显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延长,LVEF明显提高,再住院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低至中等强度运动时运动耐量下降,出现疲劳和呼吸困难。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就能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的ATP、磷酸肌酸及糖原含量均下降。曲美他嗪抑制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利用使心肌能量代谢从脂肪酸氧化转移到葡萄糖氧化,从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提高ATP生成的效率,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和再灌注的心肌功能。曲美他嗪不影响心肌对氧的供需,直接作用于缺血的细胞而不引起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增加心肌耗氧。通过代谢机制以减轻细胞内酸中毒及纳和钙的集聚,保护细胞收缩和舒张功能。限制氧自由基造成的细胞溶解和内膜损伤,保护内皮功能[3]。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缺血心肌所致的心功能不全。所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进一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使心功能明显改善,病情恶化减少,减少再住院率。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70.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73-174.

[3]曹优文,李瑞宇,窦永明.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10,8(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