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3

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对策

强小翠

强小翠陕西西安市阎良区关山初级中学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巧妙的课前导语,能使学生对这堂课一见钟情,有先声夺人之效,像一块磁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更应注重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初一学生,英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门比较新颖的课程,教学中如果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兴趣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坏与任课老师有很大关系,他们喜欢某位英语教师,也往往喜欢上他的英语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英语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兴趣。比如在学生刚上初一时,可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Hi,Hello,Nicetomeetyou)、道别(Goodbye,Byebye)、致谢(Thankyou,Thanks)、道歉(Sorry)、家庭成员的称谓(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motherandsoon)、早上、下午、晚上的问候(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年龄的说法(Howoldareyou?I’m+年龄)、姓名的提问(What’syourname?Mynameis+姓名)等,鼓励他们适时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老师对话时,老师也应该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感觉教师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这样,很快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用细微的身教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学生兴趣的来源。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当然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就应该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有必要时用一些动作、表情等身势语。如讲put这个单词时,可以举起一本书,让学生猜词义;讲happy和sad这两个单词时,可以做出高兴和悲伤的表情,对比明显,这样学生就会有深刻的理解。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他们的思维,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油然而生。

三、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英语对于学生来说作为第二语言,教师更应注重新课的导入,使学生对这堂课产生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课堂中。如在讲Whenisyourbirthday?时,可用多媒体放映有关生日聚会的图片和音乐,一开始,学生就被这些鲜活的画面所吸引,在愉快的音乐伴奏下自然兴致百倍,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想起自己的生日。同时播放名人图片和出生日期,使学生伴随这些图片逐渐变化而深思:怎样提问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生日。整堂课,学生都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没有一个学生偷懒打瞌睡,课堂上激情飞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对问句Whenisyour/his/her/sb’sbirthday?及答语My/His/Her/Sb’sbirthdayis+日期(月、日、年)掌握情况很好。

当然,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所采取的导语设计也不同,在教学中应做到因材施教:初一学生对英语的了解还不是很多,更谈不上喜欢或讨厌,这时教师应抓住他们的年龄特点,用多媒体图片、简单的短片和与教学内容协调的音乐,在一开始就吸引他们的好奇心,发散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多做对话练习,多加鼓励,用多媒体短片教学的愉快场景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初二学生对英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感性上会有喜欢或讨厌的看法,因此更应该借助多媒体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观看图片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学习英语的快乐,了解到英语也是一种用来交流的手段,激发他们的兴趣。初三学生对英语已经形成定向认识,兴趣的培养更为重要,在教学中应多播放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并且与教学内容相协调的多媒体辅助材料。例如,在讲Whatmusicdoyoulike?这一课时,可播放学生感兴趣的摇滚音乐或流行音乐,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参加到热烈的讨论中去。总之,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的目的,为一堂课开一个好头。

四、以和谐的课堂气氛保护学生的听课兴趣

学生们用英语大多是在课堂上,所以应时刻注意保持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满足学生用英语的愿望,不要因为一些不利因素而影响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做到少评,并且真诚、和谐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处理课堂上的问题时,要尽量淡化,借助不同的手段或媒体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1.图片展示。这是最简单、最朴素的方法,它把学生由毫无寄托的空想引到了实在的画面上。我们可以将所授的单词或语句制作成相应的图片,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话,要求将单词或语句运用其间。例如:讲guitar,piano,violin这几个单词时,显示这三种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出这三种物体的名称,由此引出这三种物体的英文,并且让学生诵读下面三个问句和答语:Canyouplaytheguitar?Yes,Ican.Cansheplaythepiano?No,shecan’t.Canheplaytheviolin?Yes,shecan.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单词,而且也学会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掌握情况良好。

2.实物呈示。如果说图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但还是“可望不可及”,如果呈现实物,则可让学生有更切实的感受和直观的理解。当讲授到一些实物名词如bag,pen,watch,pencil-box,ruler,eraser,pear,banana等时,则呈示书包、钢笔、手表、文具盒、直尺、橡皮、梨、香蕉等实物,并指示实物让学生读出相应的英语单词,然后让学生造句。这样,寻常之物就发挥了不寻常的作用,教学的效果也好得多。

3.情境演示。教具是死的,人是活的。在课堂上,或由执教者充当示范表演者,或由学生配合形成灵活的直观“教具”,再运用适当的身势语,传授或巩固有关知识。前面已提到教师的身势语,在此主要论述学生的表演。例如:在讲interesting,fun,difficult,boring,relaxing这几个单词时,让几个学生上讲台分别表演他们高兴、苦恼、无聊、轻松时的表情,其他学生猜单词。一开始就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学生就不会对英语产生厌烦和枯燥的感觉,从而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很有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单词的理解也会很深刻,他们的反应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对话表演。在新课改实施以后,初一和初二的内容多以对话为主,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运用不同的形式来练习对话,如同桌问答、小组角色表演、Pollysays等。同时,要运用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如小组活动、双人活动、横排、纵队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面。对于新授内容,可向学生提问,让他们试着回答或说出自己的见解,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去预习,听讲,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练习时让一位同学准备一个小本子,将回答错的同学的名字记下,课后要求重做错的部分,这加强了学生主动复习知识的环节。对于讲有关物体的对话,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物体,然后根据课文进行情节性对话。这样,学生可学会语言的具体运用。

五、尽可能提供说英语的环境

现在的学生学英语一般缺少语境,因此在上课时教师应尽量说英语。学完一篇课文后,老师可设计一些问题或者让学生判断RightorWrong,以此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在学完Doyoulikebananas?这篇课文后,教师提出问题:Doyoulikeeggforbreakfast?Doyouthinkyourdietishealthyfromthisunit?这不仅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能让学生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可组织学生分析主题句,归纳大意,如:What'sthemainideaofthetext?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并且表达出来。这些方法避免了传统评价体系的单一性,突出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要求学生平时多使用英语,如进教室或迟到必须说:MayIcomein?向同学借东西说:CanIuseyour…?还东西时说:Hereyouare.早上、中午和晚上见面用相应的问候语: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Hi/Hello!初次见面问名字:What’syourname?此外,还可开展英语演讲比赛或英语话剧节,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多说英语的机会。

六、在教学之外扩展培养兴趣

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个体的情感教育不易进行。因此,课外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通过与学生或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有些学生小学时就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因而提前就学过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进入初中后,刚开始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书写工整,屡屡受到好评。但半学期之后,英语成绩逐渐下降,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厌烦背书,认为是“死记硬背”。这就需要教师了解这些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且与他们的家长进行沟通,针对他们的“观点”,将要求他们背书改为每课默写,每天都有定量的任务。一段时间后,他们自己觉得背书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语感”,于是,他们便又自觉地找老师要求背书。由于他们自身有了切实感受,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增加,于是他们的英语成绩又得到回升。其次,还可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观看英语影片,组织英语实地采访、英语文娱汇演、英语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等,培养他们的语感。毋庸置疑,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兴趣形成的很好途径。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必须抓住中学生好动、好奇、爱表现的心理特点,优化课堂结构,改变那种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教材转的呆板格局,加速课堂双边活动的实现,增强师生间的信息反馈,活跃气氛,融洽情感,这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学生不是作为旁观者或等待者,而是作为活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而找到问题的答案时,在他们身上就会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对于学生感觉比较抽象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注重课堂教育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起来,发散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