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细化管理出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浅谈精细化管理出成效

赖向荣

赖向荣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红云中心学校

广东韶关512000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其将工作重心放在将工作细化上,进一步明确内部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可以引领师生,促使校内外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化整合,从而促使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效率不断上升。本文根据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小学精细化管理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小学;精细化管理

前言

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在“以本为本,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地区特点,全面开展人性化管理实践,为精细化管理出成效提供有效的保障。教育管理人员需将真情教书,真心育人贯穿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为人民服务工作中去,从而促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1.建立团结有为的组织团队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只有统一教学人员的教学理念,才可以保证教学管理行动统一,为教育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像《天鹅、大虾与梭鱼》那样一盘散沙的教育组织管理是不可行的。“人心齐,泰山移。”习总书记曾这样说过。教学人员组织架构的建立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育管理人员应综合考虑学校未来发展、社会变革等因素,建立长期教学人员经营管理机制。

1.1教学组织精细化管理

自古以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而敬业爱岗则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行为标准。因此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自身的全部精力放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去。奉献、服务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特征。虽然教育工作者在物质上有所缺失,但是在教育工作管理具有极大的精神价值,因此教育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学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学校管理机制、学校教学人员架构、学校教学现状等。现阶段小学学校管理大多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同时由于整体教学组织结构不够完善,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进而丧失了学校的社会效益。针对以上问题,学校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自身工作职责,勇于承担自身工作责任,不断自我学习提升,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同时借鉴其他学校优秀管理经验,优化学校教育组织团队。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家庭进行调研工作,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的有效交流,详细了解学校管理的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建立规范的学校组织管理规范,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管理问题。

1.2学习组织精细化管理

教学管理人员不应将学生的管理工作局限在学生学习程度的了解,而是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生活、心理健康的关注力度。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建立合作管理机制,通过组织优秀生、后进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整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供自身在学生沟通交流中的主动性,促使自身在学生群体中得到充分的信任。不断融洽师生关系,为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基础,同时教育管理人员在与学生交流沟通过程中可以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语言提供学生的思想认识,如“骄兵必败”、“浅水浸死人”、“矮石容易绊脚”、“严师出高徒”等。

2.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

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不仅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了新的机遇,而且为学校管理质量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动力。现阶段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规模的熟练掌握非常重要,基于实际情况将教学方法进一步艺术化,充分利用自身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进行不断创新,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有效的沟通交流及教学方法的艺术化管理是教学机制创新的基础。在这个前提下,教学人员需要与学习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结合新课标要求,以诙谐、风趣、幽默的沟通艺术充分了解学习人员的基本需求,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改善,为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优化奠定基础。同时基于学校发展历程的相片展示可以为优化师生工作、学习理念提供一个良好的途径。展示“学校发展历程”的相片可以将以往学校的破烂不堪与现在学校的美观齐全形成鲜明对比,促使学生充分认识现今优越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推动学生建立:“读好书,做好人”的学习观念,同时学校发展历程的公开展示也将办公区域转化为了学生的德育基地[1]。

“让每面墙说话”的楼梯文化可以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在正面墙上,可以进行“美术展”的展示,相关作品可以从组织每个班级进行自主投票选择,选择适当数量的优秀作品;同时在楼梯的左面墙上,进行优秀文章的展览,在楼梯的右面墙上,可进行优秀书法作品的展览,相关优秀作品可以组织每个班级进行自主选择,提供各个班级的参与意识。而在窗户的两边,可以用红纸打印着“教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等类似的标语。而在窗户红纸的左右两边,镶嵌着“中国梦我的梦”几个大字;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展览,提高学校内部师生的工作觉悟。将常态化工作进行全面精细化管理。保证‘嘴嘴到肉’,才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出成效。

3.量化落实学校管理标准

现阶段新教材、新理念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极大的工作负担,因此事必躬亲,事事包办的工作模式是行不通的。为了有效提高学校管理的质量,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利用集体的智慧可推动学校管理效果得到无限的可能。可增加对学生的信任,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全面培养。“放开学生的手,让他(她)自己走”的教学管理模式可以推动师生共同合作,为良好育人环境的营造打下基础,从而促使每一个班集体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采用各种教学管理技巧,进行系统化整理制度,为学校管理标准的量化落实提供保障。如在学校卫生管理过程中,可在正确的管理理念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精细化管理模式。将“保洁卫生”作为工作指导理念,然后根据各个班级实际情况进行班级包干区域的划分。并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确保包干区域责任到人。根据各个班级卫生打扫情况,进行“文明卫生班级”评比方案的策划,提高各个班级师生进行卫生工作的积极性。提供基层师生“学校是我家,保洁靠大家”的意识,一旦发现卫生问题,严格执行相关管理标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批评的思想教育。保证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提高相关学生对卫生工作的正确认识,当发现卫生问题后需明确告诉学生,由于其卫生没有做到位,导致班级包干区扣分惩罚,因此,一定要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需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从根本上研讨问题解决的措施,防止学生思想问题恶化对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保证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基层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定期深入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如教师、辅导员、财务、教导主任、德育主任等工作[2]。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组织基层师生进行校本教研公开课的开展,通过对教学程序、课堂教学方式的精心设计,增加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有效提高教育工作管理的质量。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工作者可提高自身在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中的主动性,主动深入教学一线,详细了解实际工作内容,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如在核桃山分教点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人员主动承担了二年级数学、五年级语文及班主任等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在三年后当地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上升。在以往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要深入详细进行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工作。面对成绩,戒骄戒躁;面对挑战,义不容辞;面对未来,满怀信心。在以后的教育岗位上进行不懈努力!从而推动自身教育教学工作能力不断提升,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优化教育观念。

4.总结

总而言之,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于提高小学学校管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管理人员应正确认识时代对于自身管理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师生组织管理规范,并依据管理阶段的变化不断优化创新,促使精细化管理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推动学校管理质量不断上升,为学校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正军.浅论学校精细化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5(5):33-33.

[2]彭宜卫.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与实施[J].学周刊,2017,4(4):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