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管理对气管切开病人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气道管理对气管切开病人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

万慧富利英

万慧富利英(杭州武警医院康复一科310051)

【摘要】目的探讨气道管理对肺部感染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52例患者采取气道管理综合护理措施后,40例已拔管痊愈出院。3例转至他院治疗;9例未拔但肺部感染已经控制,病情平稳。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无菌观念,增强责任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与患者肺部感染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气道管理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342-01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急救手段。气管切开后,解除了呼吸危机,清除气道分泌物;增加胸腔肺活量,使呼吸通畅。肺部感染是气管切开患者最主要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做好气道管理对气管切开患者预后意义非常大。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52例;男35例,女17例年龄4—78岁。气管切开带管32—320天。其中脑外伤26例;脑出血10例;缺氧性脑病5例;脑肿瘤3例;脊髓损伤4例;电击伤后2例;小儿溺水1例;脑基底动脉尖综合症1例。

2结果

40例已拔管气切口愈合出院,3例转至他院治疗,9例未封管但肺部感染已控制,病情平稳。

3护理措施

3.1做好基础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湿润,口腔护理2/日次。防止细菌滋生在口腔内,下移引起肺部感染。及时更换衣物做好二便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

3.2病房管理气管切开病人抵抗力较差,应当减少探视,定时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日两次,每次半小时。保持病房湿度50%—60%,室温20—22°室内避免摆放鲜花,以免花粉引起刺激性咳嗽,引发哮喘。

3.3气切口的护理气切处敷料应保持清洁干燥,若有污染及时更换。气切口处敷料易被咳出的痰液,湿化液,雾化液浸湿,可在气切口敷料上面覆盖一层无纺布防水防湿。更换敷料时注意观察气切口皮肤。若有潮红表皮轻度破损者,可予以优拓(5*5cm²)覆盖创面,再无菌敷料—无纺布,用胶布贴好。必要时予激光照射局部。气管套管处咳出的痰液应及时用纸巾擦拭。若有感染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3.4保持气道湿化气管切开后患者自身的湿化作用降低或消失,易造成腔内分泌物干结,阻塞管腔,同时导致细菌的侵入,易引发肺部感染。保持气道湿化有利于痰液咳出,使气道呼吸通畅。一般用0.9%NS40Ml间歇滴入,每小时6—10滴。也可用NS100Ml沿气管套管内壁持续滴入。根据痰液性质调节滴数,每小时不超过10ML。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采用雾化吸入式保持气道湿化。痰多者不宜用此种方式,造成痰液更多。对气道反应较重持续刺激性干咳者,可在气滴液内加入利多卡因,解除气道痉挛。

3.5定时吸痰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患者出现痰鸣音,心率偏快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应立即给与吸痰。吸痰前给予翻身拍背,加大氧流量。吸痰时先阻断负压,将吸痰管送至气管深部。然后接通负压吸引。成人负压0.02—0.04MPA,旋转吸痰管同时向上提拉吸出痰液。在痰液较多处可稍作停留,适当刺激可把沉积在肺部的痰液咳出而彻底吸干净。[2]切勿上下提动,以防止气道黏膜损伤,每次吸痰不超过15S。若需连续吸痰,应在2—3个呼吸平稳后加大给氧再吸痰。吸痰管一次一根

3.6气管套管护理a.气管套管应固定妥善,松紧度以放入一手指为宜。并随颈部情况调整,可在颈部固定带内垫一纱布以保护皮肤。[1]b.金属内套管应取下消毒8小时一次c.一次性硅胶气切套管应定时气囊放气6-8小时一次,15-30min/次,每次充气5—7ML。d.烦躁多动者应给予约束带使用,约束肢体。以防自行拔出套管的危险。

3.7加强翻身拍背为促进气管切开患者痰液易于咳出,护士予协助翻身拍背2小时一次,手指并拢呈空心状,从胸廓下部而上,由内向外,左右两侧各5-10下以有效震动支气管,便于痰液排除。雾化吸入后翻身拍背排痰效果更佳。

3.8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优质蛋白,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不能经口进食者采用鼻饲,保证营养摄入。但鼻饲后胃内容物返流和误吸是引起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食后一小时内勿平卧,少量分次一次不超过250ML。鼻饲前抬高床头30—45°把痰吸干净,避免饱腹时引起胃内容物返流至气管引起感染和窒息[3]。

气管切开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气管切开后气道直接与外界相通,空气不再经口咽部直接到达肺部,易引起肺部感染。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执行无菌操作以及空气的消毒对肺部感染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提高感染意识,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学习。理论联系实践,增强责任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玉红.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6):2-4

[2]范喜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5):153-154

[3]孙红梅冯悠刘秋香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气道综合症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3):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