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杜晓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杜晓辉

杜晓辉雷永乐左永文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摘要:在现代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日益关注。而语文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一个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在保证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需要照顾到学生抽象性思维不足的特点,开放性的运用情景教育教学法,让学生和教师进行良好互动,增加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能够正确的利用好情景教学法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意义;应用;

引言:情景教学适应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贯彻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情景教学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做好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实践证明,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化教育的思想。因此本文针对情景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分析情景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景教育法的意义

1、有助于改良当前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状态下的学生会出现对语文知识点中的记忆性知识点比较牢固,而对课文中的内容理解不够,无法对课文的背景及思想得到准确的把握。长期下去,学生会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理解发现偏差,认为只要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对语文美的感悟。这是现在好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大问题。而情景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创造课文中情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背景和思想,感悟课文的语言美和思想美。

2、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创建出的课文的情景里,身临其境的感悟课文中思想带给他美的教育。这种情况避免了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厌恶感,也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对抽象思维的把控能力。当学生发现自己能力有提升时,自然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3、营造有活力的课堂

情景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最大限度的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让教师在课堂上单方面的演讲。这种方式可以让课堂活跃起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下学习课本上死板的内容,这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要途径之一。

4、释放孩子的个性

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的放松,从教师的严格督促转变成合理的引导的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大脑正飞速的发展,想象力非常的丰富,并且对事务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心正确的加以引导,就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正对教学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引导和解惑的角色,最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图画情景创设

图画法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主观认知相结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观察、联想的内容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出来。图画能够清楚地表现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以表达出学生用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内容,通过画图,能够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力与想象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将文字转化成为了图片的形式,这样的方式也更加便于小学生进行自身的理解。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的课堂教学当中,在教学大纲上,是引导学生进行四个季节的季节时间、特点、与代表事物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分四季的不同。在这篇课文的教学当中,就可以结合图画的形式:

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留下作业,让学生观察当前的季节,并以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将画带到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

在课上,先是进行课文内容的朗读,对于其中学生不明白的生字与单词进行解析。之后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景色所画的图向同学展示,说一说画这些景物的原因。之后由教师对于四季的特征进行讲解,将学生说话的图片进行分类,让学生更加直观的面对四季所代表的不同景色,加强对于四季特点的记忆与学习。

2、创设游戏情景,带领学生在做中学

教师的职责除了教会学生们必要的书本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们意识到语文不是死知识,而是可以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游戏情境,来带领学生们在实践和游戏的活动中学习到有用的语文知识。比如教师可以把同学们分成几组,让学生们在黑板上轮流写下自己心中想写的字的一部分,然后让其他同学们根据这些字的结构进行“猜字”游戏,游戏采用两两对决,最后选出冠军的制度,教师可以给予获胜小组一些适当的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在猜字游戏的进行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默契和了解,还可以学会更多的字,从而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在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互动的过程中拉近师生彼此之间的距离,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跃。

3、用音乐渲染课堂氛围,明确感情基调

音乐是不分国界的艺术。音乐不仅可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渲染氛围,创设相应的学习情景。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运用音乐来渲染课堂的氛围,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堂情景。比如,教师在给学生们讲授有关“春夏秋冬”课文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同学们展示与之相关的音频。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同学们安静下来,闭上眼睛聆听相关的音乐和声音——下雨的声音、春风刮过树叶的声音、踩在落叶上的声音、雪上的咯吱声等等。在让同学们欣赏这些音乐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们猜测这些声音和音乐分别代表什么,然后再引入今天的新课。这种用声音和音乐渲染课堂氛围,引入新课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可以在课堂开头的时候迅速地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还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4、联系实际的生活情境教学

小学学生仍然是感性大于理性,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知识重点和难点,应该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讲解作文的过程中,可以抛开书本上繁杂的知识,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一些贴近生活的短文,然后拿出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来进行举例,得到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同,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身边的例子进行积极踊跃的发言,这样课堂的氛围会被充分调动,而且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本节课教师所要传授的重点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各种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力求让学生们体会到语文的美,让他们体会到语文的独特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情景教学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们在愉快的情景活动中掌握语文知识,从而更好地对语文知识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苑艷梅.情景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及实现途径[J].好家长,2018(6).

[2]傅力生.浅谈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00057.

[3]熊雅琴.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速读旬刊,2014(6).

[4]张家祥.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13):134-135.

[5]梁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的构建策略[J].才智,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