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孕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艾滋病孕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的体会

刘永东文晓蓉

(贵州省福泉市疾控中心贵州福泉550599)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艾滋病孕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6年3月于收治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共1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性干预的艾滋病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产妇的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胎儿存活率,胎儿感染率和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阿氏评分为8.5±2.5,对照组患者为6.4±2.2,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胎儿存活率为100%,胎儿感染率为10%,对照组患者胎儿存活率为80%,感染率为40%,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中应用综合性母婴阻断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新生儿阿氏评分和胎儿生存率,降低胎儿感染率,预防HIV的母婴传播,获得非常理想的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HIV病毒;孕产妇母婴阻断;干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092-02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研究艾滋病孕妇母婴阻断的综合干预在艾滋病病毒防治中的效果,选择2012年1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共15例,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取得的综合干预效果非常显著,分析报告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到2016年3月于收治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共1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年龄在20~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7±3.8)岁,初次妊娠者6例,多次妊娠者4例。对照组年龄在21~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1±3.7)岁,初次妊娠者3例,多次妊娠者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孕次等方面比较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性艾滋病母婴阻断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产妇的干预措施。

1.3评价指标

效果评价标准如下所述,胎儿存活率,胎儿感染率和新生儿阿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取χ2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阿氏评分为8.5±2.5,对照组患者为6.4±2.2,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分析

3.讨论

艾滋病是由于患者感染艾滋病的病毒引起的,HIV病毒可以攻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受到严重的破坏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就基本不复存在[1],各种疾病就开始感染人体导致人的死亡。艾滋病的潜伏期较长,一般在7~10年之间,期间患者常常感受不到疾病具体的影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的性传播和血液传播是主要的预防出发点[2-4]。

感染HIV孕妇最大的心愿是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综合性的母婴阻断干预措施是专门针对艾滋病感染者而设计的,主要包括心理干预、药物干预、饮食指导、分娩方式和消毒处理理五个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由于长期饱受艾滋病的困扰,心理上会有很多的负面情绪,患者严重担心新生儿的安全,担心被医护人员歧视,不愿告知医护人员。她们接触最多的是艾防人员,艾防人员要积极的抚慰患者的心理,让患者对分娩充满信心[5],可以通过讲解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自信,让患者信任医护人员。药物干预是指导患者服用抗病毒药。无论感染HIV女性处在疾病的那一阶段,在妊娠期、分娩期及哺乳期均推荐抗病毒治疗,这种方法既发挥了抗病毒的作用,保护了孕妇健康,同时又兼顾在妊娠期、分娩期、哺乳期预防HIV通过母婴途径传播。饮食指导是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食,由于分娩过程对营养需求较高,所以医护人员应该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一般选择多餐进食方式,严重时可以选择静脉补充营养液。分娩方式是指孕妇生产过程尽量选择安全的剖宫产[6],尽量避免可能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危险的损伤性操作,如会阴侧切、人工破瞙、使用台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等,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流程进行,最大限度减免新生儿的感染风险。消毒处理是指医护人员分娩过程中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新生儿出生后淋浴洗澡去除血迹,及时隔离。

本研究通过对15例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试验发现,接受综合性母婴阻断干预措施的患者要比采用常规孕妇措施的患者有更好的干预效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和孕次等方面比较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阿氏评分为8.5±2.5,对照组患者为6.4±2.2,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胎儿存活率为100%,胎儿感染率为10%,对照组患者胎儿存活率为80%,感染率为40%,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中应用综合性母婴阻断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新生儿阿氏评分和胎儿生存率,降低胎儿感染率,预防HIV的母婴传播,获得非常理想的干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艾防人员要对她们的孕前进行指导,孕后予以关爱,解决感染者心中的疑虑,强调保密原则,告知住院分娩对保护母婴安全和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重要作用,帮助她们及早确定分娩医院,尽早到医院待产。感染HIV女性在妊娠期、分娩期及哺乳期的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母婴传播,涉及病原的治疗,机会性感染的预防或治疗,药物副反应的发现和处理,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分娩、哺乳、婴儿保健等学科。所以,管理艾滋病的艾防人员,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医生与妇幼保健、妇产科的相关专业医务人员应共同合作,完成孕产妇的抗病毒治疗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使孕妇的治疗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更加有效安全。

【参考文献】

[1]石金美,白淑芬.16例妊娠合并HIV感染母婴阻断措施总结[J].当代护士旬刊,2014(10):64-65.

[2]冯国惠,宋晓平,张艳梅.6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的社会特征及母婴阻断效果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4,23(7):61-63..

[3]兰莉.护理干预在7例艾滋病母婴阻断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0):107-107.

[4]赵娟,朱红梅,李平,等.妊娠合并HI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措施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46-47.

[5]吴炜林,程周祥,王睿,等.艾滋病感染孕产妇15例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1):66-68.

[6]周敏,陈竹,曾义岚,等.HIV感染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及时机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4):485-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