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伤口疼痛的护理

/ 1

产后伤口疼痛的护理

周红琳

周红琳(江苏泰州人民医院南院产科2253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6-0256-02

【关键词】产后伤口疼痛护理

产后伤口包括剖宫术腹部伤口及会阴切开伤口。临床观察不论何种分娩方式有伤口时,都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伤口疼痛虽是一种正常的痛觉反应,但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长时间疼痛就会影响饮食睡眠及母乳喂养,危害母婴健康。因此,正确评估伤口疼痛,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不容忽视的护理问题。

1护理方法

1.1心理护理

产前让病人了解分娩常识,可能采取的手术措施及其安全性,告知其术后出现的不适,伤口疼痛常为主要症状之一,并介绍疼痛的有关知识,讲解子宫收缩痛与且切口疼痛区别。术后询问产妇的疼痛情况,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教会其面对疼痛,自己可以采取预防或减轻的方法,他人对付疼痛的经验。这样,一方面使产妇获得对付疼痛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护患平等交谈,双向沟通,使产妇感到被理解,关怀与尊重,获得战胜疼痛的强大精神力量,能提高疼痛阈值,减轻疼痛。

1.2关心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产妇,尽量满足生活需求,扶助其下床活动对其战胜疼痛的耐受力,用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建立良好的护患情感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两者之间有了共同语言,护士就能够准确把握疼痛程度,并据此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1.3创造轻松舒适的环境氛围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安静,空气新鲜,光线柔和,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实行母婴同室。我科设置家庭式的VIP产房,让最亲近的人陪伴身边,感受家庭般的温馨和谐,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减轻疼痛。据观察,VIP病房内的产妇比普通病房的产妇速疼痛次数,程度明显减少。

1.4减轻疼痛最重要的是预防用药

预防用药比术后用药更能有效地控制疼痛。随着疼痛问题的研究深入,国际上对原因清楚的疼痛开始采用预防性用药,且剂量比术后要小得多,镇痛效果好。我院常采用无痛分娩,123例剖宫术中,120例使用硬脊髓外途径给止痛药,婴儿娩出后,术毕前15分钟左右,从麻醉导管向椎管注射吗啡2毫克,可提供持久的镇痛效果,达39小时58分钟。335例会阴切开术前用1%普鲁卡因20毫升作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止痛时间可维持1小时。

1.5镇痛的护理措施

1.5.1疼痛松弛法笔者采用交谈方式,讲解,解答一些问题,这种有效的沟通方式能消除精神紧张,或教产妇闭目养神,排除杂念保持深呼吸,主动放松全身每一块肌肉而达到疼痛。

1.5.2物理疗法术后第2天开始,应用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伤口20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1.5.3音乐疗法让产妇听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心情得到平静,以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

1.5.4意象诱导诱导产妇想像自己在田野散步,公园赏花,也可教其将注意力转移至外界,降低其对疼痛的反应性。

1.5.5其它催眠疗法,暗示疗法,药物疗法等。

1.6促进伤口愈合

会阴伤口每日用0.05%碘伏棉球擦洗二次,健侧卧位;剖宫术伤口严格无菌,预防感染;适当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术后6小时改半卧位,减轻疼痛。

2讨论

2.1疼痛的机理及反应

2.1.1机理产后伤口疼痛属急性疼痛,是手术部位组织损伤,刺激作用于机体内特定的疼痛感受器产生疼痛脉冲,通过闸门控制机制使循环系统和受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引起体内激素方面的逐级放大效应,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感觉刺激反应增强,情绪兴奋,心率加快。

2.1.2疼痛反应在临床上表现为:

a心理反应:主观感受到一种难言的极不愉快的滋味,伴有焦虑,烦躁,恐惧,恶心等;

b行为改变:皱眉,咬牙,痛苦表情,肌张力增高;

c内脏反应:出汗,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食欲减退,失眠。

2.2影响疼痛的相关因素

2.2.1心理精神紧张,焦虑,心理压力大,致疼痛加重。

2.2.2性格性格外向者往往高估疼痛的程度,扩大疼痛症状;性格内向者则独自享受,较少诉说。

2.2.3文化文化层次高者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准确描述疼痛,对疼痛知识的认识,可缓解疼痛。

2.2.4年龄高龄产妇诉疼痛次数较多;年轻者耐受性高,疼痛感受轻。

2.2.5家庭某些家庭通过社会地位可影响产妇的价值观;某些重男轻女传统观念亦可影响其对疼痛的敏感性。

2.3正确认识产后伤口疼痛

伤口疼痛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过去由于对疼痛认识不足,以为疼痛不可避免。随着人们对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认识的提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重新认识疼痛,并对每个产妇的心理性格,分娩过程,文化背景等全面掌握,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判断其对疼痛反应的差异,调整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乐杰.妇产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