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坚排石汤治疗50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消坚排石汤治疗50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吴宗全

吴宗全

(贵州省凤冈县龙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贵州凤冈564200)

【摘要】目的:讨论消坚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50例肾结石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5例,采用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采用消坚排石汤治疗;对照组患者25例,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88.0%,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结石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关键词】消坚排石汤;肾结石;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172-02

肾结石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目前其发病率近年来调查显示越来越高。发病时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血尿、下腹部隐痛等,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我院从在肾结石中消坚排石汤治疗方法以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50例肾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消坚排石汤的疗效做进一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5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17~42岁,平均年龄(29.6±2.5)岁;对照组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0~38岁,品均年龄(30.5±1.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在上述50例肾结石患者中,双肾结石患者24例,占总例数48%;单肾结石26例,占总例数52%;肾结石单发16例,占总例数的30%,肾结石多发34例,占总例数的68%。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尿血、尿痛、下腹胀痛等。纳入标准:患者B超显示结石小于5mm,患者一般情况可,肾脏尚未出现功能性障碍;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心肺功能障碍患者以及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其诊断标准如下:(1)上中腹部、腰背部部出现隐痛、胀痛等,多发生于运动、饮酒酒后;(2)绞痛沿输尿管向下腹部、大腿外侧放射;(3)体检发现患侧肾区有叩击痛。上述症状中的任意一项或两项即可确诊为肾结石。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接受西医治疗。取山莨菪碱注射液l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d;肌注黄体酮20mg,1次/d,4周为1个疗程。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消坚排石汤,其药物组成为:海金砂30g,金钱草30g,生甘草6g,牛膝15g,白茅根15g,石韦20g,通草15g。水煎(450±50)mL,每日1剂,分成早晚各服一次,同样以4周为1个疗程。

1.4疗效判定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相关规定来对效果进行评定。其中,治愈:患者结石顺利排出,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结果肾结石已经消失;显效:患者结石顺利排出,临床症状基本消失,B超检查结果显示基本正常;有效:结石排出部分,症状体征明显好转,B超检查结果显示结石小于治疗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结石未有效排出,B超检查结果显示结石无明显变化,症状加重,出现肾积水情况。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88.0%,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相关资料,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严重的造成肾积水,影响肾脏功能。中医上有介绍,肾结石的病机为湿热在下焦蕴结煎熬尿液,时间长久,尿中杂质结成沙质,从而形成结石。在中医治疗中,肾结石存在虚证与实证之分,其中,实证在临床治疗中占据主要位置,此类患者的血液粘滞,容易造成血液中杂质沉淀,形成结石,而结石长期存在则造成“气滞血瘀”,淤血与湿热并存,导致结石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管壁狭窄并失去扩张余地。多数学者认为,固有物质在血液中无法排出体外是诱发肾结石的重要因素[1]。但无论其发病机理如何,都应将临床治疗作为重点。

我院通过对肾结石患者实施消坚排石汤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已经获得了不错的疗效。其中,金钱草、海金砂在结石的治疗上有着独特的药效,消坚排石汤的应用,能够起到利尿通淋、排石、促进血液杂质的流动功能。其中,金钱草排石外达,清热利尿;海金砂利于搜通水道,可有效治疗“石淋”[2]。石韦配牛膝等更加可以牵引结石下行,进一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多种药物相互作用,能有效治疗肾结石。

同时,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表明,金钱草富含生物碱,能够抑制晶类凝聚,有效防止草酸钙结石形成,同时对淋病奈氏菌起抑制作用[3]。石韦、牛膝能够扩张管腔平滑肌,促进结石下移,同时配合黄体酮、山莨菪碱,发挥抗炎作用,进一步促进结石排出[4]。我院在治疗过程中,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增加患者尿量,有利于达到“增水行舟”的效果;鼓励患者多进行跳跃运动,借结石重力加快结石下排,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5]。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够达到解挛止痛的效果,并对患者肾功能其保护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我院在泌尿系统结石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收到良好治疗效果。从表1数据可发现,观察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88.0%,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消坚排石汤的疗效显著。同时,本次研究中的治疗效果略高于权威资料[6],考虑其原因可能是所选例数较少,因此,为获得更佳准确的数据,可进一步提高研究中参选例数。

综上所述,消坚排石汤治疗肾结石,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应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红林,蔡荣华,陈礼锦.消坚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7(04):154-155.

[2]张志民.消坚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1(03):270-271.

[3]刘艳梅.自拟消石溶石汤治疗肾结石80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13(20):28-29.

[4]沈伟明.自拟方治疗实证型肾结石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6(23):137-138.

[5]孙元莹,郭茂松,王暴魁.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5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8,5(6):633-634.

[6]董海波.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