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离子充填应用乳牙160例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玻璃离子充填应用乳牙160例治疗分析

李万广

李万广(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118002)

【中图分类号】R78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4-0220-01

【摘要】目的探索乳牙应用玻璃离子进行充填的效果。方法在我院口腔门诊治疗中选择160颗儿童患牙,进行了玻璃离子充填,并在6个月和12个月进行了复查。其中72颗为Ⅰ类洞型,88颗为Ⅱ类洞型。结果经治疗,共计有143颗乳牙治疗成功,17颗乳牙治疗失败。结论:玻璃离子充填技术因其与牙体组织良好的化学性黏结,对牙髓组织刺激性小等优点可以应用于乳牙治疗。

【关键词】乳牙龋齿玻璃离子

由于饮食方法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精制含糖食物、零食、饮料进入每个家庭,龋齿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在儿童,其龋齿发病率可高达70%左右。作者因此在临床门诊治疗中选择了160颗儿童患牙,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选择门诊治疗中的143例患者的160例牙齿。患者年龄6-9岁,其中男69人,女74人。均为因牙齿龋病缺损所造成的病例,龋坏未影响牙髓及根尖周组织。其中,72颗为Ⅰ类洞型,88颗为Ⅱ类洞型。

1.2治疗材料及方法选择3M公司VITREMER复合树脂改良玻璃离子材料进行临床治疗修复。方法如下:①对龋坏的牙齿进行预备,清除龋洞腐质,常规消毒,隔湿,干燥。②按照说明粉液比例进行调拌,进行充填,使之就位于龋坏缺损区域,保证其边缘良好封闭。③待其略凝后进行加压调整,使之与洞壁完美结合。

2结果

2.1疗效标准:无主观症状,充填物完整无脱落,与洞壁无缝隙,冷热诊无敏感症状,患牙无叩痛,牙髓活力正常,若完全符合上述标准为成功病例,若有一项或多项不符合即为失败。

2.2治疗结果143颗乳牙治疗成功,17颗乳牙治疗失败。(如下表)

3讨论

玻璃离子充填技术应用于乳牙龋坏充填,一年成功率达89.4%,儿童乳牙龋坏应该及早进行治疗,采用有粘结性的玻璃离子材料,只要求最少的洞型预备,较少的牙体损伤以保存完好的牙体组织。且光固化树脂临床上操作繁琐,时间长,价格高,尤其儿童不适用,普通离子不耐磨易出现脱落,治疗患儿容易接受,没有令其恐惧的牙钻及吸唾器的噪音,减少了儿童的心理创伤[1]。玻璃离子因其与牙体组织良好的化学性黏结,释放氟离子和对牙髓组织刺激性小,应用乳牙治疗较好。导致失败的原因:(1)玻璃离子微漏:玻璃离子在反应过程中体积收缩,产生微漏,导致边缘继发龋。(2)玻璃离子强度:低于复合树脂,边缘耐磨性小,易磨损缺失。(3)适应症及操作:适应症掌握不好或操作不当导致充填体脱落。Ⅱ类洞型成功率大于Ⅰ类洞型,原因可能是临面龋坏不易隔湿,导致充填时有唾液污染所致,另外,临面经常受唾液浸润,导致离子溶解所致。

参考文献

[1]凌厉.高强度玻璃离子非创伤性修复儿童和老年人龋齿的临床应用.口腔医学,2006,26(6):4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