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

郑兰芳

郑兰芳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22000

【摘要】目的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同期颅骨修补手术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日至2014年2月2日,这80例患者均使用信封抽取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占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7.50%(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时间,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关键词】颅骨缺损;脑积水;同期手术;预见性护理;效果

本文为进一步探究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特选择了我院收治的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同期颅骨修补手术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经研究证实,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故得出“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这一结论,现报告经过整理,具体如下。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同期颅骨修补手术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日至2014年2月2日,这80例患者均使用信封抽取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占40例。

实验组40例均因为颅脑重度损伤早期行开颅清除血肿加去骨瓣减压手术,且均为单侧颅骨缺损患者,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3-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08±6.41)岁,男女比为20:20,其中有13例颞部缺损患者、17例额颞顶缺损患者及10例额顶部缺损患者。

对照组40例均因为颅脑重度损伤早期行开颅清除血肿加去骨瓣减压手术,且均为单侧颅骨缺损患者,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4-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6±6.41)岁,男女比为21:19,其中有14例颞部缺损患者、16例额颞顶缺损患者及10例额顶部缺损患者。

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的均衡性较好(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在医生的指示下,指导患者用药或为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监测,并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反馈给主治医生。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巡查护理、管道护理、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及健康教育。

1.3观察指标

对经不同临床护理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越少,表示患者的护理效果越好。

并发症情况包括硬膜下积液、切口感染、分流管阻塞等。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比、率,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如两组数据间的概率P值在0.05以下,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7.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情如表1所示。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n(%)]

2.2住院天数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5.09±4.87)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26.01±4.22)天,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度脑颅损伤的常见手段,在神经重症患者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是去骨瓣减压术后的常见后遗症,如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会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传统的分期手术治疗的手术次数较多,手术失败率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容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康复时机,因此,众临床专家认为,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可采取同期手术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全面有效的临床护理。

传统的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和机械性特点,且护理过程中缺乏人性化的交流和沟通,易导致较为紧张的护患关系,不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大的应用局限性[2]。除此之外,传统护理模式下的护理人员专业素养较为低下,护理过程中容易产生不耐和焦虑情绪,导致护患关系较为紧张,甚至引发护患纠纷,因此,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患者的护理需求,应及时进行优化和创新[3]。

预见性护理是临床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作用在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本研究表明,采取预见性护理的实验组其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故认为,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的具体措施包括[4-5]:(1)巡查护理:加强术后的护理巡查,并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对患者的心电、血压、呼吸等体征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每隔2小时测量患者的体温,并注意分流管是否出现堵塞、硬膜下是否积液和水肿等;(2)管道护理:加强管道管理,保持无菌状态,每隔2小时按压分流管泵阀和减压阀,并注意分流管的走向、颜色、引流量及性质,患者一旦出现高压症状,则预示患者可能出现引流管不畅,应加强临床重视;(3)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定时帮助患者按摩,指导患者进行被动的关节活动,并在患者清醒后逐渐增加运动量,确保患者每日可下床活动10分钟;(4)健康教育:为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述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注意事项,进一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综上所述,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时间,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荣再香,李雪英,李艳华等.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42-44.

[2]陈信芝,刘光娥,徐燕娇等.预见性护理在活体肝移植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20-23.

[3]蒉晓予.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5):46-48.

[4]梁宪玲,周洁.预见性护理在膀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5):137-138.

[5]陈进文,王其燕,何芳等.预见性护理在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