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业务关键技术与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物联网业务关键技术与模式

张仁蜜

关键词:物联网;关键技术;业务模式

引言

物联网发展必须经过产业化历程,物联网发展必须经过产业化历程,物联网产业因此必须增强研究力度,重视对隐私保护、环境保护乃至云计算等问题的考虑,从而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技术有基本的特征即是借助传感器和射频识别来得到物理世界中的信息数据,并应用移动通信网以及互联网来对信息进行交互和传送,通过智能计算技术完成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工作,保证对物质世界形成强大的感知能力,从而让决策和控制能够高度智能化。很多学者对其加大了研究力度,随着现代化社会中,世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这就导致物联网技术在内涵和外延上都产生了变化,其概念也得到了完善。2004年,日本实行了U-japan计划,该计划以广泛的网络和社会为主要目标,为学者对人与人、人与物产生相互联系的网络进行研究提供了重要帮助。

2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2.1RFID技术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通过电磁波获取信息并传输信息最终反馈到处理器上进行信息处理,从而快速的实现身份验证和信息获取。RFID技术由三部分构成:阅读器,电子标签和天线。(1)电子标签是整个系统信息的主要载体,由芯片和耦合元器件组成。每个标签都有它独特的映射介质。而这些编码都有它的容量。标签一般展现于被检测的物体的外表,当标签进入读写器范围时,就会根据电感耦合原理从读写器给标签一个电信号,从而激活标签工作。标签再将信息传送给读写器。(2)阅读器主要用来阅读信息和改写信息。其基本原理是将从电子标签反馈过来的电子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再通过阅读器中的处理单元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最后通过交互将处理过的信号传递给上层应用层的应用软件,实现信息的传递。阅读器有两种形式,一是手持式,应用实例就是超市扫码器;二是固定式,应用实例就是公交车刷卡器。(3)天线主要用来在阅读器和标签之间传递射频信号。天线有的镶嵌在RFID标签中,有的以内置的方式存在于读写器间,或是可以直接与射频输出端口相连,从而实现信号的传递。

2.2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物联网技术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是新时代新需求对物体监控管理重要的一部分。其工作原理就是将传感器大量的布置在需要监测数据的环境中,它们之间会形成自组织的无线网络。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传感器就会感知到这些变化,进而将信号传输到集结点上,然后信号从集结点被传送到电子计算机上进行处理。

传感器技术是多部门多学科结合到一起的高新科技技术,其将物理,化学,生物,统计,光热,电信号等学科有效且高效地结合到一起,因此它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常被用来监测不同环境下不同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比如湿度、温度、光照、压力、体内指标、溶液浓度等,它还具有隐蔽性高,廉价,容易部署等特点,因此也被广泛的运用于军事领域中。如今的传感器技术,趋向于集成化,智能化,微型化,信息化,正在逐渐迈向更高深更智能的领域——生物传感器。因此,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起到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

2.3网络通信技术

即使感知层多么发达,没有一个好的传输通讯层也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因此,作为信息在物物之间联系的纽带,网络通讯技术应用而生。而它也分为很多种类,比如互联网应用技术、无线传感技术、2G,3G,4G网络通信技术等。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M2M技术。M2M就是实现机器与其他机器或人之间的沟通联系互相交流。具体通过各种无线网络技术,将机器和人组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可以实现资源信息之间的共享,从而将信息从一个“物”上转移到另一个“物”上。但M2M并不是简单的人为地数据运输,而是通过智能化交互化实现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主动通讯。M2M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其就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查表、车载导航等行业,随着计算机和移动设备越来越普及,M2M也会越来越科技化前卫化。但如今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网络的覆盖性和可靠性及如何创作出更标准的M2M平台供人使用。

2.4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高效利用闲置资源的新型计算模式。用了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虚拟成为软件资源,形成了多种资源池,这样可以提供按需交付、灵活弹性、集中规模、自由调度、安全管理等多种功能。适应了当代企业和用户对大规模数据计算,复杂逻辑处理的迫切要求。通过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对资源使用的成本,提高资源灵活性和可用性。

3物联网业务的模式

3.1局部物联网化

局部的物联网化是在一个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将此范围内的物体进行连接。目前局部的互联网化较为常见。在生活的空间中,物联网就是各种家用电器之间的互联共通,电器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感应能够帮助人类生活的更加高质和便捷。在生产的空间之中,物联网就是各种机器设备之间的感应和联系,能够帮助人们首先工业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操作。可以看到,这些物联网的应用范围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只能在特定的生活或者生产环境中进行特定的连接。这种小范围的物联网虽然说源于一定的技术局限性,但即使未来的科技足够先进了,这种局部的物联网化也仍旧不会消失。

3.2开放式的物联网化

与局部互联网化相对的就是开放式物联网化。当然开放式物联网也有一个空间范围,但是总体而言这一空间范围较为广泛,而且是出于开放空间的。例如现在我国各地政府都在大力倡导的智慧城市建设,就需要应用到这种开放式的互联网。在城市交通体系建设中,这种物联网将监控设备、行驶车辆、红绿灯等所有的交通体系内的物体都进行连接,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各种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问题,也方便了政府进行管理与监督。

结束语

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前沿的科学技术,发展前景也必然非常广阔。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必将给人民带来更便捷的生活,推动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掌握并不断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将为国家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让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继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J].2017(6):24-25.

[2]李航,陈后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2011,(01):81-85.

[3]徐燕.基于RFID物联网的应用研究[J].2011,27(05):46-48+70.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JS839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