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

李素红孟宪瑞周斌

李素红孟宪瑞周斌(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南濮阳457000)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194-02

【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2010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牙髓炎患者60例86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治疗后1周观察两组近期疗效;随访1年,观察两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可以取得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近期疗效远期疗效

牙髓炎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根管治疗包括根管预备、消毒和填充等步骤,疗程长、复诊次数多,患者治疗依从性往往不佳。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一次法根管治疗法正逐步应用于临床,在减少复诊次数、缩短疗程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我院口腔科对比了传统多次根管治疗和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的近期、远期疗效,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现将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口腔科2010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牙髓炎患者60例86牙作为研究对象,均有患牙剧烈、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多在夜间加重,可见较深的龋洞,探诊时疼痛明显,符合《现代口腔内科学》[1]的诊断标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42牙,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为(58.53±10.67)岁;其中男性14例20牙,女性16例22牙;患牙部位为前牙9颗、前磨牙18颗、磨牙15颗。观察组患者30例44牙,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为(57.69±10.25)岁;其中男性15例21牙,女性15例23牙;患牙部位为前牙10颗、前磨牙20颗、磨牙14颗。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牙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均拍摄X线片,以明确根管数目和走向。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多次根管治疗。首先制洞开髓,以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髓腔。去除感染牙髓,行根管扩张。再次冲洗根管,吸干后封入消毒药物。3d后复诊,如无明显不良反应,去除封料,行根管充填。如有明显不良反应,可重新封入消毒药物,直至无不良反应后再行根管填充[2]。

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在局部麻醉状态下开髓,去净腐质。制洞开髓,以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髓腔。去除感染的牙髓,使髓底解剖结构清晰可见。以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牙根髓孔,边冲洗边拔髓,直至无渗出物。根管预备完成后,隔湿患牙,采用碘仿糊剂加牙胶尖侧压法严密充填。根管粗大者,采用多根副牙胶尖插入原来牙胶尖旁,并压紧以完成一次性根管充填[3]。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3d以预防感染。

1.3判断标准

1.3.1近期疗效

显效:患牙疼痛、牙龈红肿等症状消失,可正常咀嚼,无明显不适感;

有效:患牙疼痛、牙龈红肿等症状消失,但患牙在咀嚼、叩击时有轻微疼痛;

无效:患牙疼痛、红肿症状未见改善,不能正常咀嚼,叩击痛明显。

1.3.2远期疗效

成功:患牙坚固、无疼痛或叩击痛、牙龈无红肿,可正常咀嚼,X线片结果显示根管充填良好、根尖周组织未见病变阴影;

失败:患牙松动、疼痛或叩击痛、牙龈红肿、有瘘管,不能正常咀嚼,X线片结果显示根尖周组织有病变阴影、牙根吸收[4]。

1.4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近期疗效比较

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例数(%)]

组别患牙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4222(52.38)16(38.10)4(9.52)38(90.48)

观察组4421(47.73)18(40.91)5(11.36)39(88.64)

2.2远期疗效比较

治疗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例数(%)]

组别患牙数失败成功率

对照组4210(23.81)32(76.19)

观察组447(15.91)37(84.0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牙髓炎发作时牙髓血管扩张、充血、水肿,使牙髓腔压力上升,患牙在未受到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发生剧烈疼痛。牙髓炎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多与牙周炎、外伤、楔形缺损、隐裂、畸形牙、龋齿、血源性感染等有关,其中以龋齿较为多见。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牙髓炎的临床治疗目的是解除疼痛,治疗原则是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充填根管以消除死腔。传统治疗方法包含三个步骤,需分次进行。患者至少需要复诊3次,给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将三个步骤连续进行的观点在临床较为流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将清除感染的牙髓、封闭、填充根管合并进行,可避免复诊时再次打开根管造成二次感染或感染扩散,并减少患者复诊的次数,具有较大的临床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的过程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对口腔科医生的操作技巧、熟练程度和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可以取得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史俊南.现代口腔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4~218.

[2]刘巍,张卫军.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2(1):49~50.

[3]顾金兰.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7):2814~2815.

[4]赵大海.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8):72.

[5]苏建新,张晓雁.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牙髓炎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28(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