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人文关怀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探讨

胡丽

胡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4201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一般功能锻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开展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够从整体上提示对脑卒中患者的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脑卒中康复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244-02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急性脑卒中救治率明显地得到提高,然后致残率在其存活着中却高达80%以上[1]。在患者康复锻炼的过程中倡导人文关怀护理,护理人员不仅要在护理技能上给予患者最好的照料,还要在精神支持上给予最温柔的呵护。人文关怀护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种新型的医学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在康复锻炼中的紧张、焦虑,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的信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我科从2010年3月—2012年3月对40例脑卒中患者在康复锻炼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同期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脑出血13例,脑梗塞27例。干预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脑出血15例,脑梗塞25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全部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的首次发病的的急性期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神经科常规治疗,患病病情一旦稳定即开始进行康复锻炼。

1.2.1对照组病情稳定后给予一般康复锻炼,按照康复计划每天2次,每次1小时。

1.2.2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具体内容见下:

①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需求布置病房,每个床位之间设有床帘,维护患者尊严,保护患者隐私。每个病房设有责任护士栏,不同责任护士交接班时,两人同时到患者床边,介绍下一班护士,让患者感受到任何时候都有护士来提供照顾,使患者更加有安全感。

②开展“亲情化”病房服务:尊重患者,每天初见患者时,给予一次礼貌的、患者喜爱方式的称呼,建立关怀性的护患关系。尊重、关心患者的家属,每天与患者家属至少进行一次良好沟通,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和家人对其非常关心,感到有人在极力帮助其共同应付当前的困境,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变化,适时把握和注意患者的心理动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与鼓励。

③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护士还必须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意识与自觉性,主动接受人文关怀精神的熏陶,参加人文活动,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2]。从书籍、网站、杂志等学习人文关怀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新进展。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护理工作中,使我们的护理行为更加规范、细致,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护理工作的温暖与贴心。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脑卒中患者及家属满意率的比较〔n(%)〕

3讨论

人文关怀能抚慰患者的心理创伤,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3]。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活多不能自理,自我形象紊乱,角色由健康人变为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着的负担,经常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复杂心理变化,甚至有时想要放弃治疗,中断康复锻炼。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需要康复对象的主动参与,没有患者主动参与的康复是难以形成的,其心理的变化直接影响康复效果,当患者处于兴奋状态及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解除,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同时还增加了人体的抗病能力[4.5]。作为医务人员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修养,将人文关怀护理融入实际工作中,发自内心的去关爱和尊重患者,才能更好的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主动面对现状,积极配合参与康复锻炼,提高生活质量,重新回归社会角色。

参考文献

[1]戴红,王威,于石成,等.北京市城区居民脑卒中致残状况及对社区康复的需求[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6):344-347.

[2]杨柳,张银玲.关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思考[J].全科护理,2012,10(1):152.

[3]高金声.呼吸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J].中国医药管理,2005(04).

[4]董凤娇.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06,9(4):34.

[5]李树贞,赵一光.康复护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