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管理心理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浅析企业管理心理学

曾凡洲

曾凡洲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应用心理学10902班434000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人们对成功渴望比以往更加强烈。所以很多企业家就这样在奋斗中崛起,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秀的企业家在关键时刻能够把握机遇,所以他们改变了自己。这里企业管理心理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企业管理心理学

一、引言

惠普为什么能让每一位离开的员工说公司好?秘诀是什么?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得益于惠普的人性化管理。我想,惠普能让离职的员工这样的爱戴、眷恋公司。这是任何一家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无法比拟的。这是惠普坚持人性化管理、真正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员工能够笑着离开惠普的根本原因。

——著名企业管理专家高建华

制定好一个好的规则比不断批评员工的行为更有效,它能让大多数的员工努力的分担你的工作、压力和责任。

——华为总裁任正非

二、企业管理需要综合素质

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其典型的转换的历程往往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到生产一线、市场一线等部门锻炼,为期一年,为一年的试用员工。一年满后,由人力中心公布事业部所需的人数及条件,一旦考察合格,则可以转为正式员工。通过三工转换,员工的工作表现被即使加以肯定,解决了员工在短时期内得不到升迁,积极性受到影响的问题,在海尔集团内部,三工的比例保持在4:5:1,提升这种比例有助于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了员工的忠诚度。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张瑞敏被称为哲学家式的“儒商”。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他懂得协调好企业内部关系,解决内部矛盾。保证企业高效有序的发展。作为企业领导者,除了要有优秀的自身素质,还要有清醒的头脑,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尤其是经历了全球经济危机以后,要保证企业在风浪中毅力不倒,甚至迎风而上,这些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从心理学入手,如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首先,目标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因素。如果一个人看清了团队的未来发展目标,并认为随着团队目标的实现,自己可以从中分享到很多的利益,那么他就会把这个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其次,目标是一种有效的协调因素。所谓“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相互信任主要来自对事业远景目标的信心和需要,而对事业远景目标的信心则是建立在对团队成员的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这种信任既包括对团队成员能力水平的相信,又包括对团队成员正直程度的相信。储户对银行信心不足,会采取“挤兑”行为。假使创业团队成员间彼此产生信任危机,也会采取短视的机会主义行为,并最终危害团队未来的事业。情投意合、志同道合、利益契合都是构成有凝聚力的创业团队的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四、从心理学角度,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

一是耐心和牺牲精神。牺牲精神对于创业者,只不过是基于对未来信心的投入的勇气。相信自己的投入会在明天得到超额的回报,所以不在乎今天一时一事的得与失。牺牲精神意味着先人后己,先长远后眼前。牺牲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对他人和未来的投资,这种投资当期不可能得到回报,所以要有耐心。不能搞机会主义的做法,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只考虑当前,不考虑长远。

二是开拓精神和敬业精神。创业就是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都需要开拓精神。有人说,创业者是一群不知疲倦的登山者。开拓精神就是不知疲倦的进取心。创业还需要有敬业的态度。敬业的内涵有三:恭敬、专注、谨慎。恭敬是指把事业敬若神明,谈及事业内心油然而生一种神圣感。专注则是指一种对事业专心和投入的态度。按时上班、按时下班,不是创业者的做法;而朝思暮想、无时或忘,才是创业者常有的状态。

谨慎不是指谨小慎微,而是指激情勃发之前的理性、果敢行动之前的冷静,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敬业精神是要求创业者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来不得半点的亵渎、懈怠和大意。

三是胸怀、气度和包容精神。

创业期的条件一般比较脆弱,创业团队的核心人物必须学会包容,才能聚集更多的人才,并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纵观历史,创业期的领袖无不是具有包容力的领袖,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就是宽容、有气量,就是容纳别人的缺点和过失,而不是斤斤计较;就是欣赏别人的优点,同时接纳别人的缺点,而不是求全责备。企业是企业家人格的外化。创业者的胸怀有多大,他们的事业就会有多大。

五、如何用心理学方法让工作人员发自内心不断学习

成功企业家的某些素质是先天的,如基本的品质和能力,但更多的则是后天修炼而成的,无论能力还是人格都是如此。

可以说,企业的成长过程,是创业者能力不断成长和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团队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若团队的成长快于公司的成长,则团队成为公司成长的促进因素;若团队的成长滞后于公司的成长,则团队成为公司成长的阻碍因素。

处于创业期的小公司,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个人修为尤为必要。提升个人修为主要指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对于领导者而言主要是加强非职务影响力、非地位影响力修炼。即大家常说的“以德服人、以能服人”。团队的整合实力是创业者最大的财富。绝大多数职业风险投资人把“宁要一流的团队二流的想法,不要一流的想法二流的团队”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是有其道理的。

因为即便再天才的想法也还是具有可复制性的,而团队的整合实力却是难以复制的。从提高团队内部亲和力、凝聚力的角度讲,做到以下几点是最起码的要求:

一是尊重。尊重说白了就是拿人和事当回事儿。人们只有尊重彼此的意见和观点,尊重彼此的技术和能力,尊重彼此对组织的全部贡献,团队共同的工作才能比这些人单独工作更有效率。团队内部的每个成员间要相互尊重,否则,一个团队将无法运行或走向解散。

团队的领袖更要为团队创造一种相互尊重的基调,以确保团队成员有一种完成工作的自信心。团队的领袖不是上帝,不可以搞“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二是自律。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事物进行归因时,通常是按照以下模式进行的:(1)行为者倾向于情境归因,观察者倾向于内部归因;(2)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消极的结果归因于情境。换句话说,人都有“委过争功”的本能。因此,树立“以责人之心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的自律意识,在团队内部就显得极为必要。

六、结语

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里,人的主题地位和价值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要努力做的,就是为员工提供或创造愉悦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体会到工作的乐趣,为企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动力。领导者,要学会如何管理好一个企业,所以,企业的管理与领导者心理的是紧密相连的。但是21世纪的企业家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必须树立新型企业家的概念,要有创新意识,要有新的决策方法,更要有利益导向的经营思想而不是危机导向型思想,对于企业管理,更要求领导者在有良好的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善于掌握人性化管理,是企业趋于更好的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