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会”是中职生就业的基本要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六会”是中职生就业的基本要素

善要仁

(云南省玉溪卫生学校653100)

摘要:中职院校的竞争,是办学效益的竞争,实质是毕业生就业率的竞争。就业率高、待遇好,学校吸引力、竞争力自然就口口相传,成为口碑。作为承担《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德育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认识自我、找准位置、提高就业率,提升学校影响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要素

“六会”是中职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基本要素。

1学会选择

面对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毕业生要学会调整心态,学会选择,主动择业。

1.1对口选择,对口就业,学什么专业就选什么行业。毕竟学习了几年的专业知识,掌握了相应的专业技术。不必在初次择业时就轻易放弃。哪怕是选择相近专业也是应该倡导的。这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基本条件。

1.2选择就业地点。是县内、县外,还是到省外就业?如果家长支持,能有机会到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应不失时机地争取。趁年轻,外面的天空更广阔。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更新观念,洗洗脑筋,学习别人的思考方式,是用金钱难买到的收获!反之,在省内就业,也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

1.3选择感兴趣的工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莎士比亚说过:“在你没有任何兴趣的地方耕种,决不会有任何结果的回报”。如果不能对口就业就选择有岗前培训,自己乐意的、有发展前途的行业。

1.4选择管理规范的单位。企业要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必须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

正确的选择造就成功,错误的选择导致失败。判断正确还是失误,关键看是否适合自己,适合自己才是最佳选择。

2学会适应

就业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走出校门,步入社会,进入企业,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怎样适应?

2.1从心理上适应。要调整好心态,学会在各个方面包容,不斤斤计较,避免“小肚鸡肠”之心态。

2.2从思想上适应。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竭尽全力安心工作,“既来之,则安之”。

2.3适应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抱着积极的心态主动适应环境,与周围环境产生亲和关系,有助于人的发展,何乐不为?如果我行我素,难免一事无成。要学会去适应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

2.4适应管理。学会服从,遵规守纪,爱岗敬业。作为企业员工,要有权威意识,服从管理,尊重同事。积极进取,视厂如家。

3学会相处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初次就业,可能会遇到通情达理、宽以待人的同事,也可能面对自私自利、脾气暴躁、容不下他人的员工或主管。

3.1学会沟通、学会理解、学会宽容,才能融洽相处。切忌针锋相对、一报还一报。做到手勤脚快一点,嘴甜一点,性格开朗一些。

3.2以礼相待。无论是对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应以礼相待,多一点尊重,多一些配合。

3.3说话、做事不要小家子气。处人处事要合众,入乡随俗。把自己融入到新的集体之中,不要我行我素、独来独往,避免孤立自己、封闭自己。

4学会处理

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面对新人、新事、新环境,必然会遇到生活上、工作上的困惑或难题,一时无所适从是正常的。应学会一一处理。

4.1找准原因,冷静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试试并非受罪,多问并不吃亏”。遇到问题,试着用以往的经验能否解决。

4.2立足自己,必要时再求助他人。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和积累起来的。问题不论大小,事事求助他人并不可取。非请别人帮助方可解决的问题,也没有必要硬撑。

4.3不推诿、不抱侥幸心理。若是工作中有失误,要积极主动地补救或改正,要勇于承担责任。有时,主动认错反而会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谅解。

4.4在生活中学习,在工作中锻炼。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想想别人是怎么处理的,能否借鉴别人的办法?

4.5学会妥善处理细节小事。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勿因事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处理好了小问题,便为将来解决较大的问题积累经验。高尔基说过,“哪怕对自己的一点点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5学会反映。

人生处处有难题。当一个人无法解决时,要学会反映,争取支持或帮助。

5.1按规定、按程序反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都有自己的章程,不可想当然,要学会按照规则做事。

5.2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不自作聪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人品。人的生存与发展,与人的品德和职业道德密切相关。

5.3学会倾听,少辩解。反映困难或问题时,切忌打断对方的谈话,多听多想,多找主观原因。当对方确实有误解时,应等到恰当时机时再解释为好。

5.4学会换位思考。当你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对方的认同和支持时,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周想全,也许你就容易心平气顺、豁然开朗。

5.5不轻易越级反映问题。一个单位、一个组织都有一套管理程序,一旦出现问题,一般都需逐级反映,否则只会得不偿失,恶化你的人际关系。当然,如果遇到多次反映、能解决而又久拖不解决的问题,亦应理直气壮,讲究策略,越级反映。

6学会发展。

从发展的观点看,打工是人生道路上由学校走向就业的第一步,是人生的历练。如何避免长期在同一岗位上“只生根,不发芽?”

6.1勤奋守纪,有责任感,学会手勤、脚勤、眼勤。勤能补拙,以勤感人。6.2舍得吃苦,不计较得失,尽快掌握过硬的技术,赢得领导和员工的信任。

6.3积极进取,争做优秀员工。若要出类拔萃,在时间上、精力上就要比别人多投入,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做别人做不好的事,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领导自然会关注你、认可你,把重要的岗位交给你。

6.4把握机会,展示能力。如果在工作中你成了班组长、部门经理或业务主管,你能很快走完适应、熟悉、基本称职、称职、优秀、乃至鹤立鸡群的发展历程吗?

前“五会”是成功就业的根基,最后“一会”是立足发展的基石。“六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环环相扣,成为决定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基本要素。

参考文献:

[1]王义智等主编职业学校管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第一版657—660

[2]阎德明主编现代学校管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第一版333—354

[3]云南省教育厅编走向成熟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8第一版146-151

[4]蒋乃平主编职业生涯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2010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