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胃癌手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护理干预对胃癌手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张熹

张熹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浙江余姚315400)【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胃癌手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对手术室温度不做特殊干预,观察组给予病人覆盖保温毯、液体加热器、电热褥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在麻醉恢复期血压、鼻咽温度、尿量、引流量、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寒颤及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PACU的滞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病人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可缩短病人麻醉恢复期、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优于传统护理方法。

【关键词】胃癌;术中保温;麻醉;护理【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92-02

病人在麻醉的状态下,体温中枢被麻药抑制,机体产热不足,若是手术时间延长,机体的产热不足,新陈代谢不足,对疾病的恢复不利[1]。有文献记载[2],术后病人有40%-65%可发生低体温。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对7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人进行术中保温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病理确诊的胃癌病人7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均行胃癌根治术。

1.2方法

全部病人均给予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术毕都施以自控镇痛泵(PCA)镇痛。对照组依照常规护理规范设置室温25℃并覆盖棉被;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中采用液体电子升温仪进行输液与输血,术中冲洗液用恒温水浴箱加温至37℃,病人身体暴露部分用自制的保温垫覆盖,手术床上铺电热毯等综合保温干预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记录病人麻醉前、术中、关腹、术毕肛温及意识状态,出室时间,躁动及寒颤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在关腹及术毕时比较两组肛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关腹、术毕时肛温低于麻醉前(P<0.05)。

2.2对照组拔管时间、术毕清醒时间及出室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寒颤及躁动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

3讨论

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的方式维持中心温度在37℃±0.2℃,如有较大的偏差将引起代谢功能的紊乱甚至死亡发生。围手术期,由于内脏或肢体大面积、长时间的暴露,大量补液及麻醉药对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的影响等因素造成体温变化。对体温的有效监测和调节是保证麻醉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3]。

全身麻醉下由于意识消失和肌松药的应用,体温调节中机体的行为调节减弱甚至消失,而所有麻醉药均可显著损碍体温的自动调节机制,其特点为热反应阈值稍升高(如出汗),冷反应阈值显著降低(如血管收缩、寒战),最终使阈值间范围(interthreshold?range)即对热反应和寒冷反应阈值之间的中心温度增大,从正常的0.2℃到2℃~4℃[4-5]。麻醉手术中均可引起热量散失,据报道有50%~80%的成年病人可发生术后低温。多数情况下低温并不构成生命威胁,但由于氧需增加,对于心血管功能储备不良的患者,可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严重低温可导致室颤或心脏骤停,对老年或小儿,由于自身的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可影响苏醒、增加术后各种并发症。所以麻醉中体温保持恒定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全身麻醉,麻醉药直接扩张血管、抑制调节温度的血管收缩功能和使代谢率降低20%~30%,血液淤滞,散热增加而体温下降,肌肉松弛剂使肌肉丧失产热功能,导致体温下降[6]。手术间的温度常在18℃~25℃间,麻醉下的病人长期暴露于手术室,通过传导、幅射、对流等形式使体温下降,据统计下降可达0.6℃~1.7℃,一般在手术1小时左右下降最快,所以对病人的保温非常重要[5]。胃癌病人由于久病体弱或皮下脂肪很少导致体温的调节能力较差,相同环境下,易发生体温改变。胃癌根治术打开胸腔时,内脏长时间裸露于室温,大量液体冲洗胸腔,同时大量输入冷液体和未经加温的库血,均能使体温明显下降。

由于手术后中枢性血管收缩调节能减少外周热量向中心区的传递,所以,手术中保温措施是最有效的方法,手术中维持正常体温比手术后复温容易,且可减少因低温造成的并发症[7]。在麻醉诱导前采取保温措施,特别是四肢有足够的保温可抑制正常的阵发性血管收缩,从而抑制低温的再分布。输入冷晶体液或库血可使体温下降,据观察,在室温下输入1单位冰冻库血或1升冷晶体溶液可使体温下降0.25℃。因此,采用输液加温器输入液体与血液对保持体温稳定起到一定作用。手术室温度对保持病人的体温非常重要,增加手术室温度可减少人体幅射和对流,防止体温下降,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在病人体表保温,如棉絮、毛毯、垫子、塑料床单等,由于热量的丧失与体表面积有关,一般而言,四肢保温更为重要[8-9]。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PACU的滞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胃癌手术病人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可缩短病人麻醉恢复期、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参考文献

[1]汪凡,黄文起,黄雄庆,等.麻醉恢复室病人的常见并发症[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17(4):216.

[2]刘小颖,吴新民.围手术期低体温[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8,23(9):712

[3]敖惠萍,甘水秀.保温干预对食管癌根治病人术中体温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07,8(12):115-117.

[4]钟泰.麻醉苏醒期病人的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9-204.

[5]罗得,刘永梅.手术中期轻度低温对老年病人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2(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