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陈金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陈金海

陈金海

广州金敦福林业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桉树是世界公认的速生造林树种,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我国林业史上引种最为成功的树种之一。为了提升桉树人工林的种植水平,实现森林系统的平衡与循环,本文探讨了桉树人工林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现状;可持续发展

一、桉树人工林现状

1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系统不具备足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桉树人工林营造中最需要注重的问题,其影响着桉树人工林对于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差的主要原因就是桉树林的结构比较单一,整个林地的桉树树龄基本相同,无法稳定林地内的生态环境,对于自然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很差,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生长问题。从理论上来看,桉树人工林所具有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林地中每一株树都对环境有着基本相同的反应,所以想要使桉树林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整片树林的风险控制来实现。总之,桉树人工林大面积的危害发生原因就是因为桉树林的结构单一,生态环境不稳定。

2人工林种植地的地力出现衰竭

人工林的种植年限都比较久,所以地力衰竭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同时,人们对地力衰竭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地力衰竭的主要表现为林地内土壤的养分不足,土地结构出现退化,林地下的植被稀少等。而造成人工林地力衰竭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桉树人工林本身的生态系统存在不稳定因素;桉树种植工作是长时间进行的,一块林地的土地肥力被透支以及林地生物的积累少,林地内无法进行物质循环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进行桉树林种植时要改善种植措施,合理规划种植,保障林地土地肥力,使桉树种植实现可持续发展。

3桉树林种植管理方式不正确

想要桉树人工林种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就必须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来实现。但是,目前我国只有一小部分的桉树林地采用了较高的种植技术,很多林地管理部门并没有对桉树种植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经常出现施肥方式不正确及除草不及时等问题。而技术上的不正确使用会直接导致桉树发生生理性病害,造成严重的后果。

4病虫害问题

桉树病虫害问题是影响桉树种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我国近几年桉树人造林的种植面积更加广泛,桉树林的种植地点分布也越来越全面,但是桉树种植的病虫害问题却更加严重,甚至成为了阻碍我国桉树种植的主要原因。而国内的桉树种植在树苗的选择上就存在问题,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树苗往往不经过严格的检疫就进行造林,从根本上影响桉树人造林的可持续发展。

二、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带动经济发展

桉树人工林因其自身生长快、适应性强、利用率高等特点满足了市场需求,桉树基本密度大,可用桉树木材生产纤维板和胶合板。桉树的得浆率高,是制作纸浆材的好原料,桉树叶子可以提炼大量的桉油,这些是桉树人工林带来的经济效益。我国桉树人工林主要朝着林浆纸一体化、林板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可以实现造纸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还可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木浆造纸比草浆造纸耗水少、污染低,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省水资源,正是桉树人工林可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所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

2改善生态环境

大面积的营造桉树人工林,让森林覆盖率变高,大量的树叶枯落后凋零物能够正常的积累,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的质地,由于覆盖面积大在不断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分,增加了降雨量;且通过营造桉树混交林,能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和空间,促进林木生长,因为其适应性强,生长快,萌芽力强,可以大大缩短成木时间和周期,使桉树产量得到提高,还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通过多树种的特性,进一步改良土壤和改善森林环境、气候等,为生态自然环境的健康提高了可靠的保障。

三、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转变工作思想,更新桉树种植观念

首先,必须要将种植理念转变成可持续发展理念,传统的人工林种植理念是“永续利用”,而这种方式在目前是不符合我国桉树人工林种植要求的,现在需要的管理理念是既要保证拥有足够的经济利益,又要保障满足社会效益需求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观念的转变可以确保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并使桉树人工林的种植获得更大的利益。

其次,桉树人工林种植经营理念要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在进行桉树人工林的种植时,不可以仅仅考虑桉树林种植带来的经济利益,而是要考虑到桉树林的种植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所以必须将思维进行开拓,在开放性系统下进行桉树种植经营工作。

最后,缩小生态环境保护和桉树木材生产的比重差距。我国很多林地目前进行桉树人工林的种植都是为了进行木材的生产,所以为了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很多种植者选择伤害我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于土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所以,为了实现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确保桉树人工林具有稳定的生态系统

目前,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桉树人工林的种植大多是纯粹的桉树种植,树种极其单一且简单,生态环境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灾害一旦发生会造成大面积的损害。混交林的经营方式是改善林地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在桉树人工林种植过程中,应选取多树种的造林方式,使林地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也对林地的生态系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并且生物多样性也是生态系统是否稳定的主要标志,丰富林地中生物的多样性可以使林地所处生态环境更加稳定。适当的施肥及除草工作都可以实现对林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可以保护林下植被,使其健康生长。此外,进行复层混交异龄林地的营造也是提高桉树人工林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3加大对桉树人工林种植的科研投入力度

科学改变一切,想要使桉树人工林种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进行桉树人工林种植技术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在育种方面要加大科研力度,引进新的育种材料,尤其是材料优质、效益好及适应性强的品种更要重点引进。之后要对更适合培育桉树人工林的种源进行研究,从根本上改善桉树人工林的质量。

而且要加快对桉树无性系繁育的研究,想要深入研究桉树无性系的繁育技术,可以通过进行系列配套的测定、小试及中试来实现。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可遗传且性状良好的无性系,实现桉树组织和技术的配套使用,最后达到良种生产的目标。

4科学经营与推广技术

经营理念是否科学,种植技术是否先进都决定着桉树人工林地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桉树种植技术必须要更加先进,首先要做到科学施肥,施肥过程中必须要对施肥林地的所处气候和土壤条件、桉树种类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平衡施肥,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桉树人工林的实际生产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为了充分发挥桉树人工林的经济作用和生态效益,在种植过程中必须结合桉树的生长种植特点,不断引进新技术对桉树苗林,进行更加有效的培育,使培育出来的人工林具有规模性和科学性,使桉树人工林可以发挥其更巨大的效益,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庞琼.桉树造林再造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变化[J].北京农业,2015(9).

[2]胡贵.浅谈桉树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J].花卉,2016(18).

[3]余国富.桉树的生长特性与种植管理技术[J].乡村科技,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