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开放性骨折进行VSD引流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四肢开放性骨折进行VSD引流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探讨

林阿华

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分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VSD引流的护理方法及其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行VSD引流,将本组患者随机地列入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负压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5.0%,对照组是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负压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对四肢开放性骨折进行VSD引流时,全面的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VSD引流;四肢开放性骨折;护理干预;效果

针对急慢性创伤和创面患者,临床多对其进行封闭负压(以下简称为VSD)引流,疗效显著,在有效的引流后,患者创面的肉芽组织能够受到有效刺激并逐步生长,进而达到修复创面的目的。但是在引流过程中,要加强护理干预,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和引流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分析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研究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行VSD引流,将本组患者随机地列入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32.4±2.5)岁,病程是3h~8d,平均病程是(3.2±1.4)d;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32.2±2.7)岁,病程是2h~7d,平均病程是(3.5±.5)d。两组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各组基线资料(主要是性别、平均年龄及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本研究可行。

1.2方法

在VSD引流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生活指导、饮食指导、常规抗感染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

骨折后,受到疾病的折磨,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加强护患沟通,耐心地为其介绍手术流程,增进其对于治疗的认知,针对过度紧张的患者,可遵照医嘱给予镇静剂。

1.2.1.2患肢护理

患肢要保持高抬姿势,以利于患肢的血流;叮嘱患者患肢要严格制动,要绝对卧床静养;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为其局部按摩,以维持其舒适度;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肢的皮肤温度、色泽等情况进行监测[2]。(这段希望能帮忙重写一下,跟现在护理有分歧)

1.2.2术后护理

在患肢下方垫一薄枕垫,以抬高患肢,为保证患肢不受凉,可将被子盖于支架上;创面敷料要始终保持干燥,VSD敷料边缘要确保无漏气情况;若发现有薄膜存在液体、敷料隆起等现象,应考虑是否为无效引流,并及时地给予相应处理;叮嘱患者避免剧烈的肢体活动,以避免牵扯、挤压引流管[3];

1.2.3外固定针的护理

要确保针孔引流通畅;确保固定部位清洁与干燥是护理的重要内容,要避免重复消毒刺激。为了有效预防针道感染,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清洁换药;若发现针孔周围有红肿胀、疼痛情况,要及时地借助于枕头将患肢抬高,并适当使用抗生素。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并发症(针道感染、负压值过低、引流管堵塞)的发生率、负压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9.0软件,以(±S)表示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并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以率(%)表示计数资料,同时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例(%)}

3.讨论

针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要及时地清理创口,保持创口的清洁与干燥,然后为患者更换药物,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的发生率[4]。VSD引流面积较大,可以及时地排出渗液,同时能够避免频繁地换药,所以有助于减少换药次数和患者的痛苦,并也能够使医护人员的操作次数和护理工作量有效地减少,所以,在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中,VSD引流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5]。但是在VSD引流过程中,由于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差,若出现操作不当情况,便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针道感染等并发症,这就需要全面地加强护理干预。本研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经研究,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5.0%,对照组是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负压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原因在于,在全面护理干预中,术前通过心理护理,患者对于治疗的认知水平会显著提高,其不良情绪能够得到有效缓解,有助于培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的信心;患肢护理属于一项基础性内容,有助于确保患者的患肢出于良好的状态,从而能给治疗与护理奠定良好基础;此外,术后护理和外固定针的护理能够有效地保证引流始终处于畅通状态,并能够通过加强监测,及时地发现并处理针道感染等并发症,有助于确保引流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6]。

综上可知,在对四肢开放性骨折进行VSD引流时,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的负压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罗丽丹.四肢开放性骨折进行VSD引流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6,29(5):123-124.

[2]杨晓君.四肢开放性骨折感染创面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护理方法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0):153.

[3]潘亚英,王华,张萍等.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固定器治疗的术后护理及对患者精神心理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3):470-474.

[4]赵娜,李传波.69例开放性骨折VSD引流术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6,22(25):141-142.

[5]陈丹晶,周凌,林碧娥等.感染创面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1):146-147.

[6]柏海涛.负压封闭引流术在3例截肢术后伤口愈合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6,3(20):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