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化验准确性影响因素及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30
/ 2

煤质化验准确性影响因素及措施

鹿婧

鹿婧

云南煤矿安全技术中心云南省昆明市650000

摘要:煤炭资源的应用领域很广,煤炭除了能够用来制热、取暖、发电以外,还有很多领域需要煤炭发挥作用。煤炭资源的利用方式繁多,且利用的途径不同,因此可选择不同的煤质质量检测,精确检测数据结果,并有效的把控煤质化验检测的步骤,提高煤质化验检测准确率,充分保证煤炭资源在各行各业中充分发挥自身能量,提高作业效率。本文对煤质化验准确性影响因素及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煤质化验;准确性;影响因素;措施

一、影响煤质化验的主要因素

1、水分测定的影响因素

(1)制样操作时需要保持快速。

(2)煤样应该被保存在一种封闭性相对好一些的容器里,且需要摆放在比较阴凉的位置。

(3)煤样在送到实验室后,应该对其进行再次测定。

2、发热量测定的影响因素

发热量测定的关键因素是煤炭在氧弹中充分燃烧发热时要控制室温,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应保证室温与氧弹外筒的温度差异在1.5K(开尔文)以内。同时要对氧弹进行气密性检查及耐压测试,使氧弹在充氧之后仍然能够保持一个较好的气密性。只有做到以上要求,才能有效保证测量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

3、偶然影响因素

偶然影响因素所产生的误差并不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对其给予矫正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例如,读取滴定管设定数值的疏忽,若使用及操作不当,就会使得多次估计的数值存在差异,加上测试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也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4、分析因素

煤质化验得到的有关数据要经过相关的整理及分析,且需要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对煤炭产品自身的质量给予有效的确认,才可以得出最后的结论。煤质化验结果的分析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自身不具备相关的责任意识,或其自身的专业素质相对匮乏,就会因为受到温度和振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煤质化验的准确性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在煤质化验之前,还应该事先选择好相关样本并进行预处理。在进行预处理的环节,若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够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操作,使用了错误的方式对煤样干燥处理,那么就会引起煤样在高温环境下出现演化反应,同时自身的样本性质也产生变化,这种情况对于最终的化验结果也会造成影响。在干燥处置过程中,需要从煤炭自身的结构进行分析,采用自然风干的形式进行处理,可以减少相关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造成化验误差的原因

1、干燥误差

对干燥误差要真正能够合理、有效的控制,首先需要保证煤样自身的质量,并还需要根据煤样自身的情况选择一个适合的干燥方式。不科学的烘烤方式是干燥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检测人员在进行煤样干燥处理时,未按规定操作,导致煤样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进而导致其本身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最终的化验结果势必会产生误差。此外,煤炭的多孔结构使其非常容易受到空气中水分的影响,因此科学自然风干也成为煤炭干燥处理的相对较好的方式,可使其在最大程度上不受水分的影响。当然,若对煤块有特殊需求时,可以使用烘干的方式对其完成干燥处置。然而在进行烘干和保持干燥时,还需要保证煤样性质不会产生变化。

2、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是随时变化的,规律性较差。实验发现偶然误差大的情况较少,偶然误差小的则较多。偶然误差可正可负,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次数几乎相等。在滴定管读数时,由于部分检测人员的疏忽,多次估计值不同,另外室内温度及湿度的变化等因素都是检测人员所无法控制的,会迼成偶然误差。

3、分析误差

分析误差是按照国家标准对最终化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效信息的一种分析方式,在煤质化验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分析误差的出现主要来自于检测人员,如技能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及质量意识淡薄等。另外检测时受到室内温度及震动等影响因素的干扰,也很容易出现分析误差。

三、确保煤质化验结果准确性的措施

1、优化仪器使用

(1)设备采购环节,需要做好生产厂商的调研分析,对于其生产资质、产品质量、市场信誉等进行全面了解,合理选择,做好必要的验收工作。

(2)设备使用环节,需要严格依照相应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违规操作,以免造成设备损坏。

(3)要保证仪器整洁干净,以天平为例,需要确保托盘内不存在灰尘和杂物,砝码重量精确,调节水平,在使用前将天平清零。

(4)设备维护环节,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校准工作,依照相关规范进行设备的存储和管理。若发现设备损坏,要及时进行维修,更换损坏元件。

2、规范操作行为

(1)应该明确检测方法。以常用的平行检测法为例,其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减少检测过程中的偶然性误差,从而保证煤质化验的准确性。如果需要采用其他检验方法,需要提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做好必要的技术论证工作。

(2)应该完善操作标准。同样以样本干燥为例,如果采集到的样本数量较大,含水量高,则可以将其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考虑煤样在检测过程中需要经缩分和破碎处理,为了减少空气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对不同样本进行化验时,应该尽量同时测定,确保化验指标的准确性;若无法实现同时测定,则应该尽可能缩短煤样测定的间隔时间,降低误差。

3、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

(1)技术层面,要求操作人员能够掌握煤质化验的标准方法,对于常用仪器设备能够熟练操作,明确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了解数据计算和分析的方法,对于一些新的技术设备,同样应该及时通过培训的方式掌握。

(2)意识层面,必须培养操作人员的质量及自身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切实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认真对待,提升煤质化验工作的整体水平,更加公正、客观地将煤炭样本的质量展现出来。

4、做好数据分析

(1)对于煤质化验得到的相关数据,应该严格依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在专用的记录册上进行记录,待数据记录完成后,操作人员需要做好签字确认,确保在后续数据记录出现问题时能够落实责任。如果记录的数据丢失,则应该依照相应的实验流程重新测试,取得数据。

(2)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规范自身行为,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做到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更改化验结果。在分析结果得出后,同样应该依照相关规定,制定标准化的结果报表,将采样、制样和化验环节的人员名单及职称等记录在案,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5、优化采样流程

如果化验的煤炭性质差异较大,从保证试样代表性的角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样本数量。当煤炭样本吨位不大时,可以通过掺和,实现均质化,然后进行缩分处理,以得到合适的试样。通常来讲,对于粒度超过25mm的煤样,需要经过破碎后才能进行缩分。为了避免此环节对煤质化验准确性的影响,在破碎和缩分前后,都需要对相应的仪器进行清洁。如果煤炭样本吨位较大,难以保证掺和的均匀性,可以针对煤炭的不同部位进行多次采样,将采集到的样本汇总,形成总样进行化验。为了保证采样的合理性,可以从胶带、顺槽和煤仓口等部位实现全断面采样。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质化验至关重要,从煤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到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因此在检测的过程中,应充分的结合实际应用数据,从采样流程、化验过程、数据记录和技术人员素养提升等方面分析出现煤质检测误差的原因,如果在化验检测的过程中,煤质化验准确性差异性不大,可随机选择少量样品进行处理,确保整体煤炭性质的稳定性,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子爱.探讨煤质化验中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J].山东煤炭科技,2016(10):154-156.

[2]吕映红.试论煤质检验中准确性的提高[J].化工管理,2016(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