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多发性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30例多发性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

赵丽红

赵丽红

宁安市结核病防治所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多发性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数据显示,无论是从服药依从,治疗效果还是患者满意度上,观察组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还会加强治疗效果,使患者可以早日康复。

【关键词】多发性结核患者临床护理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结核病已经成为了一种严重的疾病,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于结核病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不可或缺的。通过给予患者积极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0例,女20例,年龄28~64岁,平均63.5岁。不良症状情况如下:低热共计5例,咳嗽共计8例,咯血共计5例,乏力共计4例,消瘦共计4例,胸痛共计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以及CT等相关影像学检查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确诊为结核患者。借助随机分组方式将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给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入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患者被送入病房时,护理人员应做好接待工作,通过积极沟通,掌握患者相关信息,如病情等,同时向患者主动介绍病房环境等信息,让患者更快更好地适应住院生活,最大程度缓解甚至消除患者的精神压力。还应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及生活需要,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消毒隔离及知识指导:向患者系统且详细地讲解结核预防常识,为患者发放一定数量的痰纸,并要求患者将痰液吐在痰纸上并包好,然后丢入痰袋以便统一回收和处理,不可正对其他人咳嗽。另外,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止咳祛痰剂。必要时雾化吸入,有利痰液咳出,保持气道通畅。嘱患者吐痰后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对症护理:对于咯血患者,护理人员应要求其取侧卧位,为其营造一个安静且舒适的疗养环境,保持充分的卧床休息;对于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人员应正确运用呼吸机向患者供氧,同时要求并指导其家属有效看护,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家庭用呼吸机,严格观察呼吸机的实际使用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口咽部位存在分泌物,应予以及时而有效地处理。

1.3护理

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护理也是极其重要的。护理人员应对肺结核一系列用药知识予以积极了解和掌握,还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向患者进行必要的讲解,从而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以对用药时间的指导为例。患者大多对服药时间把握不准或者缺乏了解,所以,应针对用药时间向患者进行仔细交代。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如应用利福平后大小便出现桔黄色,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皮肤过敏者勿抓伤皮肤;应用吡嗪酰胺后会使尿酸增高甚至痛风,告知患者若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及时告知医生。另外,空腹服用能够有效防止胃充盈度以及食物可能给药物吸收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多发结核患者病情重,疗程长,见效慢,药物不良反应大,经济负担重,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病情反复,长期卧床(3~6个月),若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极易产生焦虑、猜测、恐惧等心理问题。因此,要耐心对患者和家属做工作,介绍以往治愈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诉病人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悸时可以采用的缓解方式,避免情绪激动,避免过度疲劳,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的环境;另外,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述疾病的一般知识以及对结核病的认识,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方法,消除患者及家属对结核病的恐惧感,告其结核病是可防可治的,做好自我保护,加强营养,戒烟酒,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留取联系方式,随时解惑答疑。

1.4统计分析

统计学处理: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在30例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11例,进行综合护理的患者的服药依从,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研究结果可知,在服药依从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这表明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服药的效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这表明综合护理模式能够积极转变患者就医观念,这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而言,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这表明综合护理模式在改善医患关系方面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在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尤其要重视并做好交叉感染预防工作,应以易感人群为目标对象,积极落实相关预防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和控制肺结核的感染率。

多发性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治疗缓慢的特点,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更会造成人们的精神与经济压力巨大。并且,由于存在流动就医的现象,更加大了细菌的传播,使更多的人感染上这一疾病,因此对于结核病的治疗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程度,形成良好的用药习惯,还可以督促他们保持个人卫生,防止细菌的蔓延,从而达到让患者减轻病痛,早日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覃勇新,曾慧频.责任包干制护理在结核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3,24(2):451-461.

[2]王玮,苏雅宁.抗结核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2,27(1):102.-110.

[3]陈美玲.舒适性预见护理在心包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4):2826-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