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李博

(国网河南嵩县供电公司河南洛阳471400)

摘要:配电线路是连接供用电系统的枢纽,一旦出现故障,必然会导致众多用户的日常生活、生产受到了影响。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运行维护方式降低配电线路故障率十分必要。如果线路已经存在故障,则必须快速定位故障点,做好故障处理工作,避免故障范围进一步扩大,给更多的人带来不便。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电力系统;故障处理

1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

1.1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的主要特点

电力系统配电线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力升压和配电器的协调工作,结合升压变电站和高压配电线路,然后才能将电能输送到降压变电站,降压变电站通过配电变压器进行电力的降压操作,之后将电能安全地输送到居民用电器上。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的主要特性包括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复杂性是指由于配电线路覆盖范围较大,有时还需要穿过不同的区域,这就为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多样性是指配电线路自身材料以及受用范围的不同而造成的输送电力环境的不同。

1.2目前配电线路维护工作中的挑战

由于配电线路自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加上外部环境的差异,给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修复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另外,配电线路的建设和正常运行还需要很多技术的支持,这就使得配电线路的建设变得更加严苛。当然,由于外部环境的差异,配电线路也容易受到一定的危害,例如其很容易遭受雷击和狂风天气的影响,那些架设在地面或者较为潮湿地区的配电线路也同样容易遭受破坏,基础设施更加容易出现下陷的问题。在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的漏洞,相关配电线路建设单位对于配电线路建设没有较为明确的标准,部分人员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这些都会间接影响配电线路进行输配电工作的正常运行。

2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查找处理

2.1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

根据技术性质,可将配电线路故障划分为3种,即短路故障、接地故障和断线故障,具体如下。

2.1.1短路故障

短路故障是配电线路中最常见的一种故障,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恶劣天气、雷击、线路绝缘过载等。一旦线路发生短路故障,则易出现跳闸。

2.1.2接地故障

在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如果电容突然杂散、变大,电流远超正常值,电压过低,则会导致导线烧断,进而出现接地故障。此外,瑞国配电线路老化严重、绝缘体破裂,也易出现接地故障。

2.1.3断线故障

配电线路断线故障的出现多是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比如,导线一旦遭到雷击,则极易出现断线,车辆撞杆也会导致配电线路受损,进而发生断线故障。

2.2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查找处理

2.2.1故障查找

2.2.1.1短路故障

在对短路故障进行查找时,可根据变电站中的保护动作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出现速断保护动作,则表明出现了两相、三相短路故障,且该故障所处位置应为主干线或变电站附近的线路;如果出现过流保护动作,则表明存在非金属性短路故障,或短路故障所处位置为线路末端支路;如果同时出现速断、过流动作,则表明故障点所处位置应为线路中段。在完成基本判断后,可派专业人员展开有针对性的故障查找工作。目前,随着电力行业对故障处理问题的不断研究,短路故障指示器的应用更加广泛,通过在线监测可实现故障查找速度的有效提升。

2.2.1.2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为:①全面巡线,即工作人员对故障线路进行巡视,查看是否存在导线附着异物、树木短接等情况。此外,还需重点巡视配电室中是否存在避雷器、穿墙套管绝缘下降等情况。②逐级推拉,即将配电线路全部分支线都断开,然后对主干线送电,如果供电正常,则可对线路分段点进行停、送电,以判断下一级分支线路的运行正否正常。③绝缘遥测。大部分接地故障出现的原因是绝缘子绝缘不良,因此,可从此方面出发判定故障情况。

2.2.1.3断线故障当配电线路出现断线故障时,运行工作人员需判断故障性质,即判断永久性还是是短暂性故障。对于永久性故障而言,只需要使用线路故障测距仪即可找到故障点;对于短暂性故障而言,则需要根据故障表现、线路运行环境开展逐段的检查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在配电线路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需严格执行以下3个步骤,即判断故障类型、使用故障测距仪粗测故障点位置、通过放电声测等措施精确定位。

2.2.2故障处理

故障点的准确定位是保证故障处理高效性的重要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配电运行人员需快速隔离故障线路,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减少经济损失;配电管理人员在掌握故障情况后,应在第一时间开出故障抢修单,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抢修。为了保证抢修质量,负责人应亲临现场监督、检查,确保无误后联系配电管理人员送电。

3加强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的措施

3.1健全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对于配电线路而言,完善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前提。在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制度中,必须要明确维护任务和目标,确定维护准备工作、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以便于后期工作的开展;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中应规定不同故障的应对措施,以便于工作人员能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维护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3.2加强配电线路设备巡视检修

3.2.1做好定期巡视

在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中,定期巡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主要包括检查导线与沿线树木、建筑之间的距离,检查导线在绝缘子中的绑扎是否牢固,检查绝缘子固定螺栓、横担、拉线螺栓是否存在松脱现象,检查导线弧垂是否正常、杆塔基础是否牢固。

巡检工作需保证定计划、定时、定人、定点,并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检查线路的运行情况,比如高倍望远镜巡视技术、红外成像测温技术。此外,还可通过巡线管理软件对线路设备状态进行检查、存储、分析,以实现规范管理。

3.2.2安装故障显示装置

在配电线路主干与分支的重要节点,应重视断路器、故障显示器等装置的安装工作,以实现故障点的迅速查找,强化线路的运行维护。

3.3建设配电预警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信息化、网络化技术被应用于电力系统中,通过建立配电预警系统,可有效掌握线路运行状态,收集、分析、存储线路运行数据。上述数据信息可为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有效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大大降低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3.4做好运行维护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

在配电运行维护管理部门中,需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自上而下地落实责任,提高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水平。通过定期组织安全宣传、岗位教育活动,可增强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严格按照安全生产作业标准开展作业。此外,管理部门还应积极开展日常培训工作,结合配电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总结经验,不断在实践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对于部分新职工,需加强考核,使其能自主学习,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4结语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于电力的需求将变得更大,因此,安全可靠的输配电电力线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输配电线路在运行维护和故障检修上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只有通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调统一,加强输配电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不断推进故障检修技术水平,这样才能降低各类影响因素对于输配电线路的影响,建设出更加安全可靠的输配电线路。

参考文献:

[1]涂洪艳.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J].通讯世界,2015,14:164-165.

[2]崔新,付庆广,赵洪军.探究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J].电子制作,2014,01:257.

[3]银权.有关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措施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4,0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