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思考

刘慧玲

沛县国土资源局江苏沛县221600

【摘要】农村的土地改革过程中,土地管理是发展的经济基础,因此需要解决农村耕地以及土地使用之间产生的矛盾,改善以往土地耕种质量低下和城乡市场分割不均匀性的问题,让城乡的土地分割更加的平衡,给农民土地使用更多权利,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基于这些内容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中的改革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改革;制度;思考

我国是农业大国,党和国家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以及农民,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时期中,党都高度的重视三农的问题。在解决工业化问题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困境上,农村的土地管理以及改革制度创新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农村的土地是生产的主要元素,也已经成为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只有对其进行合理化的管理,才能不断的提升经济效益,才能让生产要素得到更好的体现。

1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目的的分析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对于农村土地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需要在法律方面进行相应的完善和修订还需要在农村土地改革上进行创新。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和措施都是要保障农村的土地管理制度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这些都是改革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核心化问题。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明确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确立以及改革的根本宗旨和目的,坚持执政为民,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法律的制定和政策实施都需要保障人们的根本利益,政府不和百姓之间挣得利益。若是改革过程中通过法律的形势确定的土地改革办法和农民的利益有冲突,那么就需要继续修订。这样每一条法律的出台都需要经过仔细的斟酌。其次,农村的土地管制制度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去发挥出市场本应该拥有的作用,利用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土地使用的优化。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经济的转型,让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耕地之间更加协调性的发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以及生产的规模化若是耕地比较少,就需要提升耕地的使用效率。最后,使用税收以及土地供应的方式降低房价,尤其是商品房,让更多的农民能够买起房,能够在城镇中安居乐业,以此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实现,让社会更加的稳定和和谐,也实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1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农村的土地管理制度是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改革的毕竟途径,它作为农村的生产要素来对已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效的农村土地管理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和谐以及稳定。自从我国在农村中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一直在对农民权利的扩大进行探索,让农村土地的管理也区域完善,但是当前的土地管理制度已经不能符合实际性的需要,很多农民的权益也受到了极大的侵害,应有的保障得不到,例如,农民对于土地的承包没有自主权,尽管土地承包比较稳定,但是承包和经营权利也不是十分的稳定,这已经成为农村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核心的的问题,土地的分配更多的是向着政府以及城市中倾斜,一些不合理的买卖经常出现。

2.2农村土地对于城镇化建设使用不充足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发展以及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关键性时期,一直到2013年,城镇的人口已经超过了8亿人,城镇化的发展概率也超过了50%,这样的持续性发展预计会一直到2030年,在未来的发展之中,城镇化人口也会继续的增加,这样的势态必然导致的就是城市用地的增多,农村的人口向着城市转移,土地并不会完全勇于农耕,非农化的使用会不断的增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国家保障18亿亩耕地,这也是保障粮食使用的基准生命线。也为了解决更多的吃饭问题,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土地的工序矛盾问题,需要有效的解决,才能促进农村土地的有效性管理。

3农村土地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分析

3.1不断的健全农村的土地权利使用,给农民土地使用产权

土地使用清晰的产权以及权责明确是土地财产的重要保障。在当前的管理过程中,农村的土地产权需要得到法律上的多方面保护。农村的集体用地也是地方政府以及一些经济组织要使用的目标,土地困境越演越烈,这样也非常容易产生土地使用泛滥以及土地浪费的情况,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农村中的土地进行维护。首先,明确农村中的土地所有权,对于每户农民所拥有的土地份的进行有效的处置,集体使用的土地,具体权利也交给农民,这样能够让土地的使用更加符合农民的医院。其次,对于村集体中的经济民主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一些土地使用的情况都要经过农民的决议,要有至少三分之二的农户通过决议才能成功。若是土地利益的分配就需要建立起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环境。最后利用产权约束的方式,减少征地行为的发生。在土地市场中要有不同的主体进入,以此改变以往单一性的政府行为,让土地的供应主体更多,土地的使用就会更大的发挥作用。

3.2在农民土地使用权利上进行立法

综合我国农村的的具体和真实情况,应该有效的调整永存土地使用的权利,在此方面进行全全面的立法和改革。给予农民一定的土地承包和转让经营的权利,保持住现现在的承包关系,除了农村中公用部分的土地使用以外还需要确定使用的时间以及农村中耕地和城镇化建设用地,这样的土地使用预期更加稳定,也能够让农户在土地使用方面的积极程度更高。使用社会资本的方式对农村中的荒地和荒山进行治理和开垦,以此不断的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让土地的使用环境也更加的突出。允许农民使用自己的土地进行交易和出租以及抵押等等,这样土地供应市场也就更加完善,可以避免一些农民在土地使用中短期行为的发生,适应土地的规模化生产。

3.3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土地使用的一体化机制

城乡土地使用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也是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思想和战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在用地的规模上,进行总量的研究和控制,在城镇建设用地方面增加土地的使用,逐步减少农村建设用地;第二,工业用放在城镇用地的范畴当中去解读。中央和地方共同制定土地的使用和农村的发展规划,按照既有程序对土地进行使用,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土地的产权制度要明确,土地使用的用途也需要明确。不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土地的使用情况不能更改,尤其是土地的用途,制定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土地的具体使用对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思考,全文一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目的的分析;第二部分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包含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农村土地对于城镇化建设使用不充足。第三部分中对农村土地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分析,包含了断的健全农村的土地权利使用,给农民土地使用产权、在农民土地使用权利上进行立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土地使用的一体化机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提升农村土地的使用和管理,提升土地的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规划。

参考文献:

[1]侯玉峰.刍议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22):268-268.

[2]王洪芹.关于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的相关问题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22):269-269.

[3]文良军.我国农村土地管理的现有状况阐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33):164.

[4]黄春华.浅析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风,2016,14(2):143.

[5]解瑞芝.农村土地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才智,2015,17(3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