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恢复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恢复临床观察

李志强陶生学

李志强陶生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五一农场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88)

【摘要】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治疗前、后进行CT扫描测定血肿和水肿体积,进行NIHSS、MMES、B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肿和水肿体积均减少,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减少、MMES和BI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尼莫地平奥拉西坦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177-02

脑出血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常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脑出血后所导致的脑血肿和水肿会对脑组织产生的压迫和损害,这也是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1],因此有效的降低血肿和水肿,减轻脑组织的损伤对脑出血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应用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评价其对脑血肿和水肿的吸收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32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7.38±7.62)岁,发病入院时间1-24h。以上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通过的诊断标准和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经头部CT或MRI诊断确认;排除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脑出血患者,血肿大于40mL者。

入院后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发后入院时间、血肿体积,治疗前NIHSS、MMES、BI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以上两组患者根据病情均给予脑出血常规基础治疗。酌情选用脱水剂减轻脑水肿和转换酶抑制剂降血压的治疗,控制血压在160-180/90-100mmHg之间。若合并基础疾病时需进行相应对症处理。对照组仅给予上述常规基础治疗。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静脉滴注尼莫地平10m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奥拉西坦4.0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1次,连续注射三周为一疗程。

1.3血肿体积及水肿带体积

患者入院治疗前后进行头部CT扫描检查,由影像医师根据相应检查结果,计算血肿体积及水肿带体积。

1.4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巴氏指数评分(BI)评定日常活动能力,简易精神状态表(MMES)评定患者认知功能。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数据以(x-±s)表示,应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和水肿体积变化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肿体积和水肿体积无显著性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血肿体积和水肿体积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能有效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血肿吸收和脑水肿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好转。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MMES、BI评分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MMES、BI评分比较(x-±s)

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后,两组NIHSS、MMES、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值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明显;MMES、BI评分值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后出现长时间持续性脑水肿,将形成脑组织损伤、血脑屏障被破坏等病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减轻脑水肿、促进脑血肿的吸收和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至关重要。

尼莫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脂溶性很强且易透过血脑屏障,具有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和神经元细胞,增加脑血流,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循环,促进脑血肿吸收的功能[3]。

奥拉西坦主要用于治疗因缺氧、外伤及神经退行性病变等原因所导致的老年性痴呆、记忆力减退、老年神经衰退综合征等疾病[4],其药效高于吡拉西坦。该药物具有较好的脂溶性,能促进脑细胞中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ATP脑内能量储存。奥拉西坦具有保护、激活并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提高患者脑部学习记忆能力和认知的功能,且无中枢兴奋作用。

本研究中,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结果表明,尼莫地平联用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血肿和水肿带体积,促进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参考。

参考文献

[1]邓平,吴晓牧.高血压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04(04):267-278.

[2]黎鹏,刘国祥.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08):1169-1172.

[3]胡艳红.尼莫地平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09):21-22.

[4]梁延春.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0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