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对新兵适应性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团体心理辅导对新兵适应性的效果观察

陆群

陆群

(武警广西边防总队医院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目的: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对新兵适应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新入伍的200例新兵作为研究对象,分为100例对照组以及100例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性心理辅导,在常规性心理辅导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团体心理辅导,观察并统计两组新兵心理辅导后适应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理辅导总有效率及心理辅导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兵采取团体心理辅导能较好缓解新兵不良心理情绪,增强新兵的适应性,从而更好维护新兵的心理健康,确保其正常训练。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新兵;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233-02

适应性主要指的是个体的独立适应性以及个体对集体的适应性,而适应性的强弱与新兵心理特征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一般情况下,新兵在入伍后,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兵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包括焦虑、紧张等,产生多种心理问题[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新兵不及时度过适应期,增强适应性,将会在食欲、意志等方面出现多种缺陷,给新兵后期的训练带来不利影响。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增强新兵自信心,提高其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在实际情况中能起到较好作用[2]。本研究选取了200例新兵对团体心理辅导情况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部2015年新入伍的200例新兵作为研究对象,分为100例对照组以及100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年龄为18~22岁,平均年龄为(20.0±1.5)岁,初中学历8例、高中学历88例、本科学历4例;观察组年龄为19~23岁,平均年龄为(21.0±1.5)岁。初中学历7例、高中学历87例、本科学历6例。两组新兵在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性心理辅导,在常规性心理辅导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团体心理辅导,具体如下:

给予新兵两次团体测试,第一次测试时间为团体心理辅导开始前3天,第二次测试时间为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3天。辅导人员须向新兵讲解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目的以及辅导方法,让新兵能够有所心理准备,之后辅导人员即可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辅导人员需将观察组新兵分为多个小组,并安排对应的心理咨询师,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辅导时间每周一次,一次一小时,总共进行两个月。

1.3观察指标

显效:新兵负面情绪缓解、适应性增强、食欲增强、意志增强、睡眠质量提高。有效:新兵负面情绪稍缓解、适应性稍增强、食欲稍增强、意志稍增强、睡眠质量稍提高。无效:新兵负面情绪加重、适应性降低、食欲降低、意志降低、睡眠质量降低。

采取问卷调查法对新兵心理辅导满意度进行统计,共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

采用新兵适应不良自评量表对新兵适应性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包括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情绪适应不良、行为适应不良等内容,若新兵回答“是”则不计分,回答“不是”则计一分,分值低,则适应性越强;分值高,则适应性低。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后,辅导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3.讨论

本研究主要对团体心理辅导对新兵适应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观察并统计了两组新兵的心理辅导有效率以及辅导满意度。观察组新兵心理辅导总有效率为98.0%、心理辅导满意度为97.0%;对照组新兵心理辅导总有效率为89.0%、心理辅导满意度为88.0%,由此可见,对新兵采取团体心理辅导能较好缓解新兵不良心理情绪,增强新兵的适应性,提高新兵睡眠质量,增强新兵食欲,从而更好维护新兵的心理健康,确保其后期的正常训练。

在两组新兵心理辅导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新兵中显效例数为30例、占比为30.0%;有效例数为59例,占比为59.0%;无效例数为11例,占比11.0%;总有效例数为89例,占比89.0%。由此可见,常规性心理辅导虽然能起到一定效果,缓解新兵负面情绪,但是存在着一定缺陷,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相应问题。观察组新兵中显效例数为52例,占比为52.0%;有效例数为46例,占比46.0%;无效例数为2例,占比2.0%;总有效例数为98例,占比98.0%。由此可见,对新兵采取团体心理辅导能较好帮助新兵恢复正常情绪,增强新兵整体适应性,解决新兵睡眠障碍问题、食欲不振问题,从而更好保障新兵的心理健康,确保其后期的正常训练。

在两组新兵心理辅导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新兵中满意例数为28例、占比为28.0%;一般满意例数为60例,占比为60.0%;不满意例数为12例,占比12.0%;总满意例数为88例,占比88.0%。由此可见,采取常规性心理辅导难以较好满足新兵各种心理需求,对新兵负面情绪清除的作用不明显,难以保障新兵后期训练的正常进行。观察组中新兵满意例数为49例,占比49.0%;一般满意例数为48例,占比48.0%;不满意例数为3例,占比3.0%;总满意例数为97例,占比97.0%。由此可见,对新兵采取团体心理辅导能够让新兵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各类负面情绪得到有效清除,新兵意志也有了较大提高,从而更好提高新兵的心理适应度。

基于新兵工作自身特性,新兵在入伍后很容易出现适应性不良等问题,进而对新兵的生活以及后期的工作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对新兵进行心理辅导具有重要作用。在入伍后,很多新兵对自身职业特性不够了解,也不明确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落差[3]。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新兵都没有较好的自我认可度,他们在上学时期在成绩上并非名列前茅,在学业上受到一定挫折;由于新兵训练较为艰苦,而且难度也较大,很多新兵在训练时出现错误,而各领导又较为严格,致使新兵很容易受到责骂、批评,进而产生多种心理问题[4]。

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时,辅导人员设置了多种辅导内容,包括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协调、角色认知、情绪调节等内容。在自我认知方面,辅导员设置了自我认知表以及互评活动以帮助新兵进行自我认知[5]。在人际关系协调方面,辅导员组织了一些集体活动,增强新兵之间的联系。在角色认知方面,辅导员社会设置了一些实践反恐活动,增强新兵角色认知。在情绪调节方面,辅导员组织新兵一起唱歌、做一些趣味游戏,让新兵自主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增强新兵自信心[6]。

综上所述,对新兵采取团体心理辅导能较好缓解新兵不良心理情绪,增强新兵的适应性,具有较好效果,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程静华,温丽娟,叶路等.武警某部新兵军训期间白介素-4、白介素-8和干扰素-γ的变化[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1):33-34.

[2]金海英.急进高原集训新兵静态血氧饱和度及血压与心率的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3):404-406.

[3]敬晓红,李军,蒋芬等.新兵耐力训练十三项生化和血液指标的变化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2,19(3):187-188.

[4]陈红梅,郭旦峰,刘伟志等.武警新兵人格、心境、焦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5,31(4):455-459.

[5]李洋,赵国平,扎拉嘎胡等.公安消防某部新兵集训期伤病的时间分布特点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1):2119-2121.

[6]郭旦峰,尚志蕾,刘伟志等.武警某部新兵人格、情绪和认知功能的相关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15,32(9):836-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