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方剂学》的教学目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略谈《方剂学》的教学目标

李铭张军会

李铭1张军会2

(1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保山678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医《方剂学》的教学目标,并简要介绍了达到这些目标的一般教学活动程序。

【关键词】方剂学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389-02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的具体的指导作用,可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方剂学》是阐明并研究方剂的基本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在中医学科体系中,《方剂学》既是中医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又与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紧密相连,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方剂学》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恰当,直接关系到本课程及其它临床课程的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否正确运用理法方药有关知识诊治疾病,更关系到学生就业、个人可持续发展、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等问题。

明确强调《方剂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立足传统中医特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学科发展前沿等,对《方剂学》教学应达到之目标简述如下。

1德育为先,引导学生热爱中医事业,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服务大众”的高尚道德情操

1.1引导学生热爱中医事业

热爱中医是学好中医的前提条件。当前,专业思想不稳固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中医院校,其原因很多,主要有就业形势严峻,怀疑中医学的科学性等,这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中医的抱怨和学习积极性的降低。《方剂学》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作以下努力:①《方剂学》中方剂的命名、组方等蕴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讲授专业知识同时,融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②《方剂学》教材选用的方剂都是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的结晶,具有组方严谨、疗效确切的特点。在讲诉一首方剂时,教师将收集到得使用该方剂的经典病案提供给学生,使他们从中达到启发,并适当介绍中医在治疗该方剂相关疾病的特色及优势等。③鼓励学生勇于实践,通过临床跟师、口尝身受来感受中医的独特疗效。

1.2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服务大众”的高尚道德情操

中医学构建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文理性和智慧,是中医院校独有的德育资源。“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士先曰识而后文章,医先品德而后学问”,“医之道,必须先正己,然后正物”,无不体现品质修炼对传统医学职业操守的渗透和影响。

《方剂学》教材中,众多医家创制的方剂背后都有艰难的时代背景或一些曲折的经历,或是有一些反映医家高尚医德的故事。教师在课堂上可适当将历史上著名医家或老一辈医家艰苦奋斗的作风、济世救人的高尚医德医风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服务大众”的高尚道德情操。

探索构建适应中医院校自身特点的德育体系,既是德育内在的发展动力,也是适应外在社会发展、人才培养需要的必然。

2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方剂学》是阐明并研究方剂的基本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它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类方剂的配伍规律,以及实验操作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对于初学者,要知道不同类方剂的配伍规律,就必须牢记相关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等,同时学会比较同类及类似方剂的异同,系统总结不同类别方剂的配伍规律;实验课、临床实践课不同于理论课,它是从课本学习过渡到实践操作及发挥同学主观能动性的一个重要环节,丰富生动的实验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以后临床及其它科目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实验课、临床实践教学,不仅可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3了解学科前沿,拓展学生视野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努力成为适应学科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这要求大学生在学习《方剂学》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些学科的相关知识及本学科的发展动态等前沿知识。

可通过以下途径达到这一目标:①通过课堂讲授或专题讲座的方式,将《方剂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介绍给学生。②以教研室为依托,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中成药学》、《骨伤方剂学》、《美容食疗养生方剂学》等选修课,补充和拓展了中医方剂学课程的相关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这些课程的开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使学生能用多层次、多方法的立体式综合医疗手段去为人类的健康服务。③将《方剂学》相关的书籍,如《中医治法与方剂》、《经方配伍用药指南》等介绍给学生,便于学生业余学习,深化专业理论知识,拓宽专业视野。

4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代教育不仅是提供知识与技术技能,还为追求和应用这些技能提供动力、证明和社会支持。即通过教育培养可持续未来所需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培养这种以未来为导向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的一个关键任务。

4.1学生自学能力、辨证思维、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1必要性

历代方剂、方书浩如烟海,大学阶段不可能全部学习,因此教授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辩证思维是中医临床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辩证思维的培养应从提高学生的辩证处方能力入手,而《方剂学》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辩证处方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及未来的竞争将是知识的竞争、创新的竞争,大学生的在大学阶段应努力提高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2实现途径

在《方剂学》理论教学中将易于理解、掌握的章节列为自学内容,并辅以课堂讨论与答疑,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1];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基本方、代表方、常用方剂的配伍方法讲授,逐步启发与引导学生归纳、掌握各类方剂的基本配伍形式与方法。并密切结合学生已经具备的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知识进行教学,对每一张方剂的教学都强调“方证对应”,并将类似方剂进行鉴别比较,以建立辨证用方思维方式,提高辨证用方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先由学生来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再有老师答疑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在案例实训教学中通过病案讨论,自主组方,并适时的予以引导和指导,掌控课堂进度,由于学生预先有背景知识的准备,往往能够讨论深入而热烈,同时,由于要准备背景知识,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辩证思维、创新能力[1]。

4.3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批判求真的精神

学生在大学中能够学到的知识容量是有限的,与基础知识相比,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维体系的培养更重要。这一点在《方剂学》案例实训教学与考核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在案例教学中,诊断及辨证是统一的,但由于中药品种多,处方用药千差万别,只要符合证型需要,配伍合理,都是正确的。由于答案不唯一,势必引发一系列问题,如相近方剂如何区别使用,相近药物如何进行优选加减,相同的中药在不同组方中的地位等等。以上情况通过案例加以呈现,就会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辨析,在反复训练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求真精神。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借鉴他人的辨证经验,如何扩展知识外延等;同时,在审视或接受他人成果的同时,也会逐步形成批判性思维。由于案例实训教学引发的探究意识和批判求真的治学态度,都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教育作用远远大于该课程本身[1]。

5结语

合理的教学目标,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合理的教学目标,就会导出有效地教学;否则就会导致无效的教学;教学目标是教学与社会需要发生联系的纽带,是教学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联结点;正确的教学目标是测量、检查、评价教学活动成功与否,是否有效的尺度或标准。因此,教学目标可以被看做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

本文中《方剂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对这门学科的性质、在整个中医教学中的地位和对其教学规律的认识,结合当前社会对中医人才的要求的基础上概括而形成的。它遵循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反映当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对学校教学的客观存在要求,反映中医学科体系特点及中医教学过程的规律。它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起着经常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军会,李铭,秦竹,等.《方剂学》模块化教学模式与考核模式初探[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