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营经济在传统农业县(市)的发展壮大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试论民营经济在传统农业县(市)的发展壮大问题

万少辉

万少辉(中共大安市委党校吉林大安市131300)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摘要: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必须千方百计地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创新思维观念,为壮大民营经济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创新管理体制,为壮大民营经济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强化服务措施,为壮大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潮,以民营经济的最大化来加快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关键词:民营经济传统农业县(市)发展壮大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和日趋完善,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有、集体、民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引导广大人民积极地参与到全民创业的热潮中来,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这是传统农业县(市)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之举。

一、创新思维观念,为壮大民营经济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1.树立大发展观、大经济观、大思维观。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一切行动举措的最终目的,发展是第一要务。一个地区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增强,区域经济才能更快的发展。要加快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必须教育好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树立大的思维观。要坚持破除僵化的思维定式,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问题是要不断地扩大宣传,利用有效的途径,采取可行的方式方法,加强对全民创业的宣传,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投入到全民创业中来,迅速掀起全民创业热潮,把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全民创业的重点,用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2.树立自主创业观。创业意识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体现,是一切实践的原动力。人们正是在创业意识的驱动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开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去展示生命的价值。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干部群众创业意识还很淡薄,对创业者怀疑抱怨甚至指责。究其原因,一是土地情结,我们的干部群众过分依赖土地,失去创业的冲动;二是炕头文化,一些农民满足于温饱,缺乏创业思想;三是懒惰习惯,很多人不善于把农闲时间利用好,去创造财富;四是依赖心理,许多群众过多地依赖政府,依赖他人,缺乏自主创业的思想;五是守摊观念,一些人有点经济基础就自我满足,不想再去创业,习惯于攒钱,不善于投资。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教育干部群众打破保守思想,破除种地吃饭,卖粮挣钱的思想。树立走出农村闯天下,进入城镇求发展的理念。树立自我创业观念,寻求自我发展空间,实现自我发展的目的,激发全民创办民营企业的热情。

3.树立“先舍后得”、“负债经营”的理念。民营经济的发展多是个体的,自发的行为。其经营规模常常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但是这种发展多数人缺乏宏观规划、长效措施,许多时候自我封闭设计,缺少大格局。更多人往往是指米下锅,可汤下面,这种做法虽然富含保险性,但也缺乏创新和突破,最终束缚了产业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要引导群众不断地解放思想,放大格局,树立负债经营的理念,做到先舍后得。许多成功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起步胆子大,目标宏伟,设计壮观,加上科学运作管理的民营企业和产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舍”就是舍得前期投入,自我投入和引进项目的投入。要给予投资者优惠政策,优厚待遇,让客商进来。在当地发展,带动地方相关产业。“得”就是后期的回报。按照既定的产业政策,使外来产业和进驻企业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得到发展壮大,度过优惠期后得到优厚的回报。“负债经营”就是勇于冒险,勇于创新,利用外部资金技术发展已有产业和富含前景的产业,借助外部力量,发展自己。必须树立敢于投入的思想,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从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管理体制,为壮大民营经济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1.要强化政府机构改革。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机构,树立“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理念。明确部门的职责,理顺各种关系,把职责、职权真正落实到位。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做更深层的探索,要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快捷高速的运行机制,使体制机制更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全社会进步。

2.要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在坚持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不断探索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适度发展规模经营,大力发展规模产业,加速“三农”裂变进程,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3.要抓好农村服务体系建设。要结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在提升层次、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下功夫,重点要抓好以种类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努力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通过建立协会,使之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服务。真正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引导农民发展大生产,开拓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建立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有效机制。

4.要搞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不断积蓄农村金融机构资本实力,加大银信部门借款力度,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同时,还要努力拓宽农村融资渠道,采取招商引资、鼓励农民扩大再生产等形式,吸引各类资金进入农业领域,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效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增强农民创办民营实体的自我投入能力,切实解放好农村民营经济发展受制约的瓶颈问题。

三、强化服务措施,为壮大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在以往的民营经济发展中,各级政府多是把目光集中在为外部企业或产业服务上。在招商引资等方面,为域外企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而忽视了对区域内自我发展的产业和企业的扶持。借助外力全力发展固然重要,但就目前招商引资形势看,招商难度越来越大,成功率也越来越小。事实上,各级政府在把目光盯住外部的同时,更应该把目光转向区内,在内部民营企业上作文章。各级政府如果能拿出对待外部客商的热情度、真诚度来对待当地已有的企业,给他们以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鼓励和扶持,会更快更好地收到效益,可以减少许多招商引资的麻烦,使区域内的民营企业家既能救活老企业,又能发挥新作用。

2.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以改善交通条件为突破口,优化硬件环境,完善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五通一平”,从而改变区位被动和招商环境不利的局面,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便捷的设施条件;另—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软环境建设。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关键在人。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抓好人文环境建设。主要是搞好服务,要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度,减少审批环节、积极推进“一站式”办公和“—条龙”服务,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理制、一站式代理制、责任追究制,努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

3.加强项目建设,发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民营经济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发展民营经济,关键是培育龙头企业,核心是抓好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因此,各级政府要立足本地实际,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围绕农业资源办工业,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招商引资,努力在辖区内建设一批够规模、够档次的民营企业。通过这些大的民营企业拉动地方相关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

4.发挥产业优势,明确民营经济发展方向。民营经济的发展,必须发挥地方的产业优势,扬长避短,在现有基础产业上下功夫,努力把民营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传统农业县(市)在民营经济发展上,要明确发展方向,力争把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强,努力实现系列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要大力发展低投资、高效益的产业,在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业上作文章。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大力发展龙型经济,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要根据相关产业的实际、合理整合,壮大实力,提高档次,努力使民营企业的产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之,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必须千方百计地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潮,以民营经济的最大化来加快县域经济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