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现状

李杰

河南省平舆县中医院463400

摘要:目的:在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中,肝硬化属于一种常见病,慢性弥漫性肝细胞损伤后产生窦性门静脉高压症,也就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高压症通常是由血液瘀滞、门静脉血流受阻造成门静脉压力升高的一种综合疾病。我国90%的门静脉高压症都是由肝硬化引发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出血是门静脉高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该病症具有手术较危险、死亡率高、出血量大等特点。目前,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已经成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研究重点,手术原理是通过降低肝门腔压力梯度与静脉压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诊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的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致伤24h内)和对照组(致伤24h后)各40例,意识恢复时间、纠正呼吸衰竭时间,以及脑水肿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第7天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意识恢复时间、纠正呼吸衰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水肿轻、中、重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对症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分析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细胞损害形成的窦性窦后性门静脉高压症,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而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来势急,症状重,迅速及时的治疗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从血容量的补充、止血等方面,综述其治疗现状。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J],由一种或多种病因的长期或反复作用,造成弥漫性肝脏损害,包括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及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间隔形成,终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及假小叶形成,门静脉高压为其表现之一。肝炎病毒、乙醇、化学药物或毒物等是常见的病因。而门静脉高压症所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来势急,症状重,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首位,迅速及时的治疗是获得救治成功的关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9~67岁,平均(49.01±5.32)岁。

1.2临床诊断:①入选标准:80例患者均经胃镜、B超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经生化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血常规异常、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等;经胃镜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管静脉曲张、脾肿大、门脉高压等;经B超检查显示,其肝脏缩小、肝表面均有结节、腹水等;在临床表现上,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贫血、腹胀、乏力等症状。②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近期应用抗凝药物且药物过敏患者,本研究已获伦理委员会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批准,且所有患者均于实施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具体如下:患者入院后,对其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给予卧床休息、禁食、保肝、止血、抑酸、补液及输血等治疗,避免发生感染或肝昏迷现象;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包括其呼吸、血压、体温及血氧饱和度等;保持其呼吸道通畅,避免出现误吸现象;若为贫血明显者,应给予其浓缩红细胞,静脉滴注,必要情况下,可对患者实施吸氧等基础治疗,同时静脉给止血芳酸、肌内注射立止血止血、西咪替丁抑酸。

1.3.2观察组在上述基础治疗的同时,实施对症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降低患者的门脉高压,进行调整抑酸及止血的药物,对患者血压进行密切观察,并调节滴注速度。在药物保守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脉搏、血压及出血量等。

1.4观察项目与指标。①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其中显效为24h内未再次发生消化道出血,且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有效为72h内未再次发生消化道出血,且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所缓解。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临床治疗,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

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7.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

为7.5%,其中恶心、呕吐1例,腹泻1例,胀气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1例,发生率为27.5%,其中恶心、呕吐5例,腹泻3例,胀气2例,腹痛1例。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379,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属肝炎后肝硬化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肝硬化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由门静脉高压容易导致其食管胃底的静脉曲张,从而引发上消化道出血,该病的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临床治疗中多采取药物保守治疗,以往临床常采用静脉给西咪替丁抑酸,但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粒细胞或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止血芳酸、肌内注射立止血止血临床效果不佳,而奥曲肽可有效收缩内脏血管,使门静脉血流量有效减少,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对食管胃底静脉出血产生有效控制,且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本研究就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实施常规基础治疗的对照组与在此基础上实施对症治疗的观察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经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97.5%vs77.5%),且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7.5%vs27.5%),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胀气及腹痛等;与刘玉宏[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对症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应根据患者适应证的不同,选择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以有效促进疾病的恢复,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铠TIPS联合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2012.

[2]温建生,岳琨,吴智群,路红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3种手术方式比较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2):26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