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IL-33和IL-25对不同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鉴别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外周血IL-33和IL-25对不同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鉴别作用

杨华

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19

【摘要】目的外周血IL-33和IL-25对不同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5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将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级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25和IL-33的水平,并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用肺功能仪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肺功能FEV1,PEF。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25,IL-33和ECP有显著差异(均有P<0.05),不用组别中重度哮喘患者要显著高于中低度患者(F=100.55,P<0.05)。各哮喘组之间PEV1和PEF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IL-25和IL-33的含量能反映支气管哮喘的活动情况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可用于临床中哮喘疾病的鉴别及严重程度的评估。

【关键词】IL-25;IL-33;支气管哮喘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42-01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多种炎症细胞浸润及呼吸道重构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全球患有支气管哮喘有3亿余人,其中在儿童及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2]。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和相互作用导致支气管哮喘炎症反应,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没有特效的疗法[3]。作为一种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许多细胞因子参与哮喘的致病,因此对支气管哮喘中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和信号转导过程抑制的研究成为哮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IL-25和IL-33作为新进发现的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在研究支气管哮喘中占据重要地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某医院5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

1.2抽样方法:某医院5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2.5±2.4岁。轻度患者12例,中度患者20例,重度患者11例。健康对照者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5.3±3.2岁。

1.3调查工具:抽取患者和健康者的静脉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IL-25,IL-33和ECP的水平。

1.4调查方法

(1)血清IL-25,IL-33和ECP的测定:分别抽取各组静脉血5ml,30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用ELISA试剂盒测定IL-25,IL-33和ECP的水平。具体实验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肺功能的测定:采用美国麦佳飞公司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至少测定三次并取最佳值。在与患者明确确诊时所测的FEV1,PEF进行比较[4]。

1.5统计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l6.0建立数据库并分析,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使用t检验,三组及以上计量资料的比较使用F分析,检验水准取0.05。

2结果

2.1支气管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IL-25、IL-33、ECP含量的比较

将5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做ELISA检测,检测IL-25,IL-33和ECP的含量。健康对照组IL-25(t=44.17,P=0.00)、IL-33(t=52.60,P=0.00)、ECP(t=20.14,P=0.00)的含量显著低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组(均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研究显示健康者血清中IL-25,IL-33的含量显著低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含量(p<0.05)。而不同组别哮喘患者的IL-25,IL-33也有显著差异,重度哮喘患者要显著高于中低度哮喘患者(F=100.55,P<0.05)。这说明IL-25和IL-33在支气管哮喘的进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患者整个气道慢性炎症的反应过程。IL-25和IL-33能促进Th2细胞的募集活化,重组IL-25和IL-33能增加Th2细胞的比例,通过浓度依赖诱导Th2细胞形态学改变,使其向胶原基质迁移[5]。PEV1,PEF是反映气道狭窄阻塞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6]。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血清中IL-25和IL-33的水平与肺功能中PEV1,PEF具有负相关性,说明IL-25和IL-33可以反映哮喘炎症的严重程度。

IL-25和IL-33作为新进发现的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参与了哮喘的免疫-炎症反应机制,可能加剧了哮喘患者肺功能的恶化,给予IL-25和IL-33抗体能降低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减少气道炎性粒细胞的浸润,可能是治疗哮喘的新途径[7]。

参考文献:

[1]苏凤娟.IgE、IL-37、IL-25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检测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07:949+958.

[2]姚丽,宋丽敏.IL-25和TSLP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6,06:1134-1136.

[3]魏颖,董竞成.Th17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5,02:157-160.

[4]刘海英.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IL-25、IL-33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5:52-53.

[5]程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和外周血IL-25的表达水平与哮喘表型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6]周志国,阎昱升.细辛脑对成人哮喘患者血清IL-25、ECP、IL-27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4,02:245-247.

[7]张春霞.哮喘儿童血清IL-8、IL-2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03:272-273.

作者简介:杨华(1988-),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医师,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内科教研室工作,主要从事支气管哮喘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