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2

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李逸航

李逸航(山东省公路高级技工学校)

摘要:高速公路是国家的基础设施,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一种通车流量大、设施完善、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化交通载体,其快捷、安全和舒适的特点,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作用方面成效凸出。当前,高速公路维修养护的管理与发展,正处在一个不断探索和演变的阶段。如何根据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突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的作用,真正实现既保证养护维修质量、又减少养护成本支出的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告诉公路养护管理

1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1.1正确了解评价公路的运营状况及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创建畅、安、舒、美的良好行车环境,及时安排养护维修。

1.2发现和弥补因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设施的先天不足及使用缺陷,形成高速公路完善的使用及服务功能。

1.3减少并杜绝因道路和设施维护不当,给用户和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避免因此引发的不必要的各类事故。

1.4预防道路和各类设施病害的发生,及时修复出现的道路病害、设施损坏,延长道路和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2养护机构和组织形式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机构组织形式有三种:一是自主经营方式,二是属地管理方式,三是承包经营方式。组织形式是外部承包方式。绿化工程、日常小修保养工程、安全防护设施损坏恢复等工作,交由相对固定的专业公司负责养护。另一方面,对于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则向社会公开招标,由工程技术部组织,将工程交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公司去做。路基路面、沿线设施、绿化三大养护项目分别由各专业公司负责工程的养护,能确保各养护项目能按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保证了工程质量。

3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

3.1养护工作的及时性、经常性。由于我国高速公路是国家基础设施,同时又具有收费的特性,因此,必须经常保持高速公路的完整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小修及日常保养的特点是工期跨度大、突发问题多、养护成本高。对养护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仅会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危害,也会对高速行车的驾乘人员构成严重生命威胁。

3.2高速公路车速快、行车密度大,养护工作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3.3养护的高成本性、复杂性及科技性。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工序复杂,标准高、机械规模使用比例大,成本高。同时为适应发展应不断探索和推行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3.4养护对象的广泛性。高速公路的养护是一个整体的养护工程,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应当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园林设施,棚亭建筑设施,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几乎涵盖了道桥、建筑、园林、机电、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种专业,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4高速公路养护原则及常见病害的处理

随着运营时间的推移,交通流量的增长和设施使用频率的增加,高速公路会出现路基下沉、路面沥青老化,出现坑槽、车辙、桥头沉降、路面积水、桥梁承载力下降等常见病害及配套设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高速公路养护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方针,坚持“机械化养护为主,防止中断交通”的原则。

4.1沥青砼路面沥青砼路面常见的病害很多,日常养护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坑槽的修补。修补时一般采用乳化沥青、热沥青砼,改性沥青砼和冷补料针对雨天养护,保证道路的畅通。养护中应强调的是坑槽修补及时,轻微路面坑塘在发现之时起48小时内修复,大面积严重路面坑塘在发现后24小时内修复。坑塘修补中应保证混合料的质量,避免离析,各项试验指标要达到要求,施工中要保证足够的压实度和平整度。

4.2硬路肩按现行公路设计规范,硬路肩的路面结构形式与主车道是不同的。硬路肩的问题主要是由路基引起的沉降。硬路肩部位是一个薄弱环节,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以后的养护带来难度。

4.3桥梁、通道及涵洞通道及涵洞的养护主要是清疏工作。日常工作中,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的效果控制,实现桥梁养护工作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将公路桥梁养护安全事故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4桥梁伸缩缝桥梁伸缩缝使用寿命首先应决定于采用的伸缩缝型式及材料,产品规格选择不合理,就直接影响伸缩缝装置的使用效果,同时选择时还应考虑梁、板间伸缩装置间隙量大小,以保证伸缩缝装置与梁、板两端有充分锚固,才能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橡胶伸缩缝已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大交通量高速行车的需要。可选择其他新型产品以适应日异月新飞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工程。

4.5安全设施波形护栏及防眩设施、标线、交通标志波形护栏、防眩设施的养护,主要是事故损坏的更换和日常保洁。

4.6绿化包括中央分隔带、边坡树木和植被的日常养护,及修剪、治虫等工作。还应根据气候变化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不适合的树种和植被进行更换。

5养护管理目的和主要任务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高速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期限,保持公路及沿线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维修损坏的路产,达到行车安全、舒适、畅通,以提高公路的运营效益和社会效益。除了在日常工作安排上应严格按照养护规范的要求组织维修外,大规模建设时期,及时养护已有路网对保持道路完好率、控制养护成本尤为关键。养护不及时可能产生路网同期损坏、从而使年度养护预算与实际养护要求的差距增大,形成恶性循环。

6现今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1养护不及时,养护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低。

6.2养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职工素质不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要求。从事养护的技术人员少,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养护的质量和水平。

6.3养护工作的科技含量低,缺乏对高速公路总体养护管理状况的研究、了解。

6.4规范建设不完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养护管理办法、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使具体工作内容不统一,标准不一致。

6.5内部体制建设不够完善。内部关系不理顺,工作效率低下,没有建立工资与养护工程的数量、质量挂钩,按劳计酬;奖勤罚懒的分配机制。单位内部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从而影响到养护工作的总体水平。

7需要提高的几点工作

7.1养护必须走机械化的路子。

7.2路政与养护密切配合是搞好公路养护的根本。

7.3提高养护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7.4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使职工牢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思想,真正做到以路为业。

7.5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此管理制度应有如下特点:①涵盖工作范围的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一个岗位。②便于操作执行,言简意骇。③一切从实际出发,便于操作。

总之,发展高速公路,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将“有路就养,科学管理,技术为重”的养护理念贯穿养路管理的始终。不能因等级高、质量好而放松正常养护管理。实践证明,只有科学、严格的养护管理,才能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