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的诊断及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2

猪瘟的诊断及防治

王少鹏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为特征。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猪不分年龄、大小、性别都能感染。接触病猪的人、畜、禽、昆虫、工具、车辆、饮水、饲料等都能传播此病。

一、病原学调查

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既能在冷冻条件下存活,也能在烟熏烤晒加工的肉品中存活;但不耐热,仅部分毒株可抵抗56℃温度。pH<3.O或pH>11.O可灭活;对乙醚、氯仿、β-丙烯内脂敏感;能被2%氢氧化钠、1%福尔马林、碳酸钠(4%无水或10%结晶碳酸钠+0.1%去污剂)、离子和无离子去污剂、含1%碘伏的磷酸灭活。

二流行病学

1、从发病区域上看,多为养猪密集的专业村,小型个体养殖场,疫源常常是外引猪所致,发病后,表现症状不明显,发现不及时或误诊,采取措施不当。

2、从发病时间看,全年发病最高峰是春季的3--4月份,其次是秋季的8--10月份。

3、从发病年龄看,春季以断奶猪20—60日龄多发。常常是引进猪未免或免后几天即开始发病,全群症状不一,死亡不高。秋季发病猪年龄不一,育肥猪也可发病,多为混合感染。

4、从发病群体看,发病率主要在个体养殖户和专业养殖村,疫源引进控制措施不当,综合防疫意识不强,使病毒得以扩散。其次为中、小型混合型养殖场,饲养密度大,隔离措施不到位。大型种猪场发病率较低,综合防治能力大型种猪场发病率较低,综合防治能力强,基本能控制猪瘟的发生。

三临床症状

猪在胎儿期接触到猪瘟病毒有可能终身感染,潜伏期一般为几个月。仔猪接触病毒后潜伏期为7~10天,通常在感染后5~10天具感染性,但慢性感染病例一般在3个月后才具感染性。

急性型:高热稽留(41~42℃)。食欲减退,偶尔呕吐。嗜睡、挤堆。呼吸困难,咳嗽。结膜发炎,两眼有脓性分泌物。全身皮肤黏膜广泛性充血、出血。皮肤发绀,尤以肢体末端(耳、尾、四肢及口鼻部)最显著。先短暂便秘,排球状带黏液(脓血或假膜碎片)粪块;后腹泻排灰黄色稀粪。大多在感染后5~15天死亡,小猪病死率可达100%。

亚急性型:多年来一些地区散发一种所谓“无名高热”症,经研究证明多为猪瘟。因其潜伏期长,症状较轻不典型,病死率一般不超过50%,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称为“温和型”猪瘟。病猪呈短暂发热(一般为40~41℃,少数达41℃以上),无明显症状。母猪感染后长期带毒,受胎率低、流产、死产、木乃伊胎或畸形胎;所生仔猪先天感染,死亡或成为僵猪。

慢性型:体温时高时低,呈弛张热型。便秘或下痢交替,以下痢为主。皮肤发疹、结痂,耳、尾和肢端等坏死。病程长,可持续1月以上,病死率低,但很难完全恢复。不死的猪,常成为僵猪。多见于流行中后期或猪瘟常发地区。

四病理变化

急性型: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全身性出血、淤血,尤以(耳根、颈部、胸腹下、四肢内侧)皮肤、淋巴结、喉头、膀胱、肾、回盲处明显。脾不肿大,边缘有暗紫色稍突出表面的出血性梗死,为猪瘟特征性病变,但一般不常见,仅50%~70%病例出现梗死病变。常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周边出血显著,杂有贫血变化,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状,多见于颌下、颈部和腹腔淋巴结。

慢性型:主要为坏死性肠炎,一般在回盲瓣口、盲肠及结肠黏膜上形成同心轮状的纽扣状溃疡,突出于黏膜面,颜色黑褐,中央凹陷。通常无出血及炎性病变。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仔猪常见胸腺萎缩,肋软骨连接处外生骨疣。

五诊断

本病主要由消化道感染。潜伏期平均约7天,短的2天,长的达2l天。

急性:常见于流行初期,发病较快,病猪突然发热,体温升高到40-41.5℃左右,但精神和食欲还不出现异常。高热常稽留至垂死期才急剧下降,往往没有显著症状而突然死亡。有的病猪在体温上升后,即停止吃食,眼结膜发炎,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开始发病时粪便干硬如栗状,附有血液和粘液,以后出现腹泻。病猪极度衰弱,后肢无力,皮肤上出现小出血点。通常在发病后4-7天死亡,死亡率达90-95%。

亚急性:是常见的一种病型。体温在40-41℃左右。结膜发炎;有脓性分泌物。口腔粘膜发炎,有假膜,呈灰白色或黄色的附着物。病猪常于喂料时跑至食槽前,但稍吃几口即离开,钻入垫草,寒战,行走时摇摆,容易倒下。发病初期粪便闭结或成黑色干粪,病的后期下痢或粪中带血。在腹部、两耳、四肢内侧皮肤有点状或弥漫状出血斑点。病猪迅速消瘦和衰弱,有时突然倒地出现痉挛等症状。病程7一10天,也可到2-3周。亚急性者常并发猪肺疫或猪副伤寒。

慢性:急性和亚急性的病猪如果不死,往往转为慢性。体温升高不明显,或不升高。食欲不定,大多是便泌和下痢周期性交替发生。病猪消瘦衰竭,步态不稳。患过慢性猪瘟的小猪,往往发育不良而成为"僵猪"。

六、防治

1、从发病年龄和时间分析,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科学的免疫剂量。根据各场(户)的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适时的免疫时间,适当的免疫程序。笔者认为,春秋免疫应在2月末,3月初进行。秋季免疫应在10月底前。仔猪断奶首免日龄应该是20日龄,二免加强免疫在55日龄以内完成。免疫剂量必须保证400个以上的RID(即至少5倍)。

2、从饲养环境和发病区域分析,应该加大对个体养殖户的猪瘟综合防治的宣传指导工作,注意加强外引猪的检疫工作,预防外源性带毒猪。近几年来,外引猪数量明显增多,特别是每年的春季,大量刚刚断奶,不明免疫状态的猪从不同地区、不同渠道运往各养殖场所,市场交易无任何防控措施。很容易将猪瘟疫病带进,养殖户引进猪源后无隔离观察概念。带毒猪混群后即感染发病。这样的饲养群体遍布各地,也是发病率最高,控制猪瘟难度较大的群体。要使这样的养殖场(户)能较好地控制猪瘟,必须在这一部分下大力气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本人建议应制定断奶猪先免疫后交易的制度,避免因路途运输等应激因素造成的免疫影响,以保证饲养占有量很大的中、小型饲养场、户免受外引猪带毒现象,并能减少补针数量,提高猪群的免疫密度。

3、防治猪瘟首先必须从种源开始,搞好种猪的猪瘟免疫监测工作。加强大型猪场的管理,检查淘汰猪瘟带毒母猪是大型猪场控制和消灭猪瘟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流产胎儿和哺乳期疑似猪瘟的带毒母猪,进行淘汰处理,强化免疫力度,并加强综合防治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净化种群。总结推广大型场防治经验,有计划、分批次地向中型场推广。以点带面,渐进性进行猪瘟净化和控制工作,逐步规范落实猪场管理方案和防疫规程。

4、强化春秋两季社会散养猪的猪瘟免疫密度,增强防疫意识,适时补针。发现疫情及时处理,严格隔离,及时采用应急措施,本着“免疫与治疗同时进行”的原则,对于发病猪群和亚健康猪群使用科丰清瘟败毒散(或青蓝黄明散)进行全群的预防和治疗。对于病重者,可采用科丰转疫肽(或科丰黄芪毒清、科丰抗感解毒等)进行注射治疗,当基本上控制了全群的疾病的发展势头后适时的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以便彻底控制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