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对产程及围生结局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自由体位对产程及围生结局的临床观察

姜永慧杜学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新疆库尔勒841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自由体位对产程及围生结局的临床影响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抽取400例纳入到讨论中,依据其分娩体位分200例对照组(传统体位)和200例研究组(自由体位),对比讨论两组产妇产程和围生结局。结果: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和胎儿窘迫率,研究组比对照组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生儿评分≤7分发生率,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产妇分娩可采用自由体位,可提升其舒适度,产妇恐惧、紧张心理得到一定缓解,存在科学性,缩短产程时间。

【关键词】围生结局;产程;自由体位;传统体位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227-02

因产科学逐步发展,产妇分娩中采用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性应用,此也将发展为之后产妇分娩体位的一个主要趋势。此研究将400例产妇分组研讨,其目的为研讨自由体位对产程及围生结局的临床影响状况。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抽取400例纳入到讨论中,依据其分娩体位分200例对照组(传统体位)和200例研究组(自由体位)。对照组年龄(25.8±1.8)岁,孕周时间37.5周~41周;研究组年龄(25.4±1.6)岁,孕周时间37.4周~41周。两组研讨对象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1)骨盆异常;(2)妊娠期间合并有其他疾病,如胎膜早破、糖尿病、高血压等;(3)高龄初产妇。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分娩体位为传统体位,第一产程体位为平卧,可和侧卧姿势交替;第二产程为膀胱截石位,并告知产妇屏气用力。

研究组接受自由体位,助产士产前将分娩过程和分娩注意事项等向产妇讲解,第一产程可按照舒适度状况,自由选择分娩体位。第一产程时,在助产士和家属的协助下,任意选择蹲、趴、行走、坐、半坐卧、侧卧、平卧等体位,第二产程时,把床头抬高30~60度,指导其成半坐卧姿势,宫缩时呈屈髋屈膝位,让大腿尽量靠近腹部,产妇屏气,向下慢慢用力,直到拔露出胎头,转至膀胱截石部位。

1.3指标判定

记录产妇各产程时间,并统计其分娩结局,对比分析所得数据。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χ2)、计量资料(t)分别采用(n,%)、(x-±s)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产程时间

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短,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2.2围生结局

对比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评分≤7分发生率,研究组6%(12/200)、1%(2/200)比对照组15%(30/200)、1%(2/200),其胎儿窘迫率,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生儿评分≤7分发生率,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整个分娩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则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第一产程时扩张宫口,子宫有规律收缩至扩张宫颈到10cm,初产妇在此过程往往需11h-12h。第二产程则为娩出胎儿阶段,完全扩张宫颈口后到娩出胎儿,初产妇往往需30min-2h。而第三产程则为娩出胎盘阶段,指娩出胎儿后至娩出胎盘,此阶段时间往往在30min内[1-2]。分娩过程中,产妇会因心理精神状况、产道、产力等因素的干扰,但可改变产妇分娩体位,进而加大产力,缓解其分娩负担,对顺利娩出胎儿有促进作用。以往分娩体位则在第一产程时主要采取平卧位,可交替使用侧卧位。产妇为平卧姿势时,胎儿纵轴和产轴肺一条直线,未充分扩张宫颈,因此,平卧位非分娩最佳体位,体位变换的目的则在于让其更满足产道生理。此研究结果中表明,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产程时间均比采用传统体位进行分娩的产妇产程时间短(P<0.05)。分析对照组产程时间延长的原因为,产妇为平卧姿势,对骨盆可塑性有限制,扩张骶尾关节被限制,造成骨盆出口部位狭窄,加大了胎头下降阻力,发生宫缩乏力,进而延长产程,甚至发生滞产,进而延长了产程时间。此外,平卧体位不便于屏气用力,和人体生理性使用腹压习惯不香符,产妇容易产生不安和焦虑,且传统侧卧位交替和平卧位交替使用,产妇易疲劳,产痛被加大。

综上所述,建议产妇分娩可采用自由体位,可提升其舒适度,产妇恐惧、紧张心理得到一定缓解,存在科学性,缩短产程时间。

【参考文献】

[1]张宇,刘超.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6):721-722.

[2]高坤炀,刘荆银,蒋睿等.两种体位矫正持续性枕后位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及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8(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