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刘应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刘应强

刘应强

四川钰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市610011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也越来越高度重视起交通工程建设,因为它的承载能力差,因此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工程必须得到妥善处理。根据土壤和环境工程的情况,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很重要,通过技术、质检、增加土壤强度和改善道路基础的稳定性,确保高速公路的质量和交通安全。

关键词:城市公路;软土;处理方法;注意事项

1软土地基的概念

软土地基是土壤的基础,主要是混合土壤、淤泥和淤泥土,一般高压缩性和低剪切强度软土。软土具有高压缩系数、抗剪强度、低渗透率、高天然含水量、粘度和流变特性。由于存在着这些土力学的性质,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加载荷容易变形,强度的变化较不均匀,沉降量较大,还有软土地基的强度较低,局部容易出现破坏。这些问题为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很严重的后果,也增大了施工的难度,还有危险性。所以必须要加强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运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防治建筑受到严重的影响。市政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2公路建设软土地基技术和应用

2.1动态夯实和动态固结方法

近年来,在许多应用程序中都使用了强夯置换。动态固结和动态压实作用在强化机理上是不同的,应用范围也是不同的,动态压实法通常用于强化碎石土压实、砂质土、杂填土的低饱和、泥质土、湿陷性黄土、颗粒填塞和其他类型的粉底。在高饱和粘滞土等基础上,如工程经验或试验,也可以采用压实法。一般认为压实作用只适用于小于等于10的塑料指标的土壤。软粘土地基垂直排水系统是否适用于动态夯法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对于厚度小于或等于6米的软粘土层强夯置换法处理,夯填砾石和粗粒形成深度3米到6米,直径约2米碎石桩和土复合地基的形式,也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

2.2表层处理法技术及应用

2.2.1一般情况下对表面处理是通过添加材料、表面排水、砂垫层和其他方法来改善表面强度,以避免地基的剪切变形,为施工机械提供有利的工作条件。首先,表层排水方法一般用于含水量很大而土质较好的软土地基较好,通过挖掘沟渠来减少地表含水量,也可以填充一些好的渗透性砾石等。充分利用地形布局沟槽分布,并试图加密沟槽,重点观察填充沉降的边坡变化,避免在疏浚区沟槽引水。第二,砂垫方法适用于薄土的软土地基有很多水,通过垫一定厚度的砂垫层来降低含水量,从而减少软土地层的含水量。该方法施工时需要设放样板,推土机与自卸汽车协同作业,这种方法需要放置样板,推土机和自卸车一起配合工作,摊铺作业力求均匀分布在施工中需要设置模型,推土机和倾卸卡车一起工作,为的是均匀分布铺路。如果填充料是一种渗透性是比较差的材料,如淤泥,则应妥善处理沙垫的末端,以避免土壤覆盖和防止排水。

2.2.2土层不均匀的软土地基适用于垫料法,通过采用非织造布、玻璃纤维光栅等材料制成均匀地基,控制不均匀沉降和侧向位移。程机械需要注意的建设、工作区域、包装材料比填充边缘更重要,第一层的土地可以用来携带传送带上,至于厚度尽量控制,选择的材料必须是良好的透水性。

2.2.3用添加剂的方法适用于粘土壤的软土地基,通过添加添加剂来改变强度和压缩性的基础,从而达到填土的效果,以确保工程和操作的安全性。添加的材料一般用水泥和石灰,根据土壤质量、测试比例和施工方法,来决定材料的用量。石灰材料能够降低软土含水量,产生化学式固结,促进土体稳定。该方法一般用于改善土壤和水泥稳定土壤,改善土壤通常在土壤中混合约6%的石灰,这不仅容易操作,而且最大的优点是成本比较低,水泥稳定的土壤一般在土壤中添加3%~5%的水泥,这种方法的缺陷就是使用的成本比较高,此外,在黄土中添加10%~12%的石灰土也更常用。一般来说,它主要用于水泥稳定土壤,因为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固化地基的强度。

2.3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灌浆法是将灌浆管与特殊的喷嘴置于土壤的预制深度中,用高压射流与土壤混合,从而达到固化、硬化地基土壤的方法。适用于泥土、淤泥、粉土、土壤、黄土、砂土、人工土壤和沙砾土等。高压注浆方法在国外得到了迅速发展,如意大利公司还开发出了能够探测地层土壤、机器控制和自动调整泥浆量的机械装置,并在钻井过程中同时收集反馈信息,在中国也很重视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性试验。

3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时应考虑的因素

3.1地基状况

3.1.1影响土壤的条件。压实法一般使用与在黏性土上。施工中的处理方法一定尽量减少地基的扰动。砂土:压实砂桩法或振动压实法可用于改善砂质土,主要是由于受干扰时粘土的强度会大大降低。

3.1.2地基形成条件。对于浅层软土地层来说,表面必须要进行简单处理。重要的施工基础通常用于开挖和充填施工。如果软土层较厚,应与表面处理方法结合使用,具体操作如下:采用砂层和薄层厚度(小于5~600米)的软土层,采用表面处理方法和压力测量方法。软土层厚而且没有细砂层,而且排水的距离又过于远,巩固和安定需要很长的时间,同时强度也将增大与此同时,力量将会增加。

3.2公路等级要求的道路性质

道路设计水平要求越高,其平滑度越高,软地基处理措施越强。相反,道路设计水平要求较低时,简单的路面可以先铺设,等待地面的沉降,重新铺设路面,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

4结束语

软土基础不同于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和物理力学,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此外,还应考虑到建设的方便、可行性和经济性。只有发展和进步才能使我们的施工越来越简单,方法越来越多,也更突出了公路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史旦达,周健,贾敏才,等.考虑蠕变性状的港区软土地基参数反演和长期沉降预测[J].岩土力学,2009,(3).

[2]徐红胜.关于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实践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6:143-145+13.

[3]伍高建,晋会丽.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科学之友,2007,(8).

[4]宋久斌,孙圆圆,李艳芳.关于浅表层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