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论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方式

郭淑敏

郭淑敏

(大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辽宁沈阳110014)

【摘要】在当前医疗卫生工作体系中,社区健康档案管理意义深远,要建立科学管理的方式,注意健康信息保密以及开展考评工作。各级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健康保健意识,实施动态管理,保证健康档案信息更新,安排专人专岗,提高档案使用实际成效,借助信息系统,强化慢性疾病防治效果。

【关键词】社区健康档案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257-01

目前,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社区卫生医疗与健康服务被提上了重要位置,广大群众对自身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基础的扁平化模式在维护群众健康、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以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的重要性

社区健康档案是对社区居民建立的系统性健康信息档案,能够对全社区各类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完善能够帮助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医生对群众的健康水平以及本社区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与评估,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社区卫生诊断,根据社区诊断进一步科学地制定出适合本社区群众的卫生保健宣传干预以及疾病防治工作方案,有助于提高群众健康生活保障能力,放大社区卫生医疗资源在保障群众健康方面的作用。

2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的方式方法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首先要建立健康档案。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对所辖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人、低保、残疾等重点人群每年开展一次免费的周期性健康体检、院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居民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能够详细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社区家庭问题和卫生资源等。系统完整的健康档案能为社区医生提供全科诊疗,解决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提供依据,更有效地配置卫生资源。

2.1规范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中,要按照病例资料管理的方式,设立专门的场所放置健康档案,可以按照健康档案内容分类存放相关资料,也可以以楼栋、家庭或者类似人群为单位进行资料的存放,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时候,将相关的资料集中起来放入专门的档案盒中。对于特殊群众的健康需求以及差异性项目,可以在通行项目类别的基础上增加设置,在群众外迁或者死亡后,还要结合其健康档案的研究价值决定是否继续存放以及存放期限。

2.2注意健康档案信息保密

健康档案信息中涉及到群众的许多私密信息,因此在档案建立与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保密工作,要强化健康档案保管与使用人员的责任意识教育,建立专门的查阅与审核登记机制,不得向患者、群众以外的人员泄露居民个人健康信息,专业人员查阅也要经过审批和允许。在患者转诊过程中,除非特别需要,并在经其本人同意的基础上,才能够提供其中涉及到的信息。

2.3强化档案质量考评管理

考核评估是促进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将这一工作列入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综合考核之中,实施量化考核。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对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定期开展检查工作,按照健康档案工作相关规定,抽查群众健康档案建立的覆盖面,对健康档案的项目内容、完整性、真实性以及使用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对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馈并开展督查,并将其与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考核结合起来,与医护人员岗位效能评估工作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抓手,促进整个社区卫生医疗与保健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3强化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几点措施

3.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健康保健意识

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应当将强化宣传工作作为重要抓手,利用健康教育讲座、社区宣传栏以及免费体检等活动契机与宣传阵地,让群众明白建立健康档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取得群众的支持与理解,更好地配合社区健康档案建立工作。

3.2实施动态管理,保证健康档案信息更新

对居民健康档案应当实施动态管理,向居民发放与健康档案编号相对应的全科诊疗就诊卡,每一次在到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之后,将其信息及时加入患者的健康档案之中,保证群众健康档案信息不脱节。对于相关健康信息,还要同步录入电脑信息系统,便于开展方便快捷的信息管理。只有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实施动态管理,才能够保证档案信息的即时性与准确性,保证整个健康档案系统更加科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还应当定期与群众开展健康档案信息对称交流活动,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更新即时。

3.3安排专人专岗,提高档案使用实际成效

在社区医疗机构中,要克服人手紧张的困难,明确专人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在平时协助接诊医生对相关群众的医疗信息、健康状况及时收录,并对存储的健康档案分门别类科学管理,保证信息及时补充,需要时候方便调阅。与此同时,要做好电脑信息化管理工作,发挥好专门工作软件的作用,实现纸质档案与数字化档案的同步管理。

3.4借助信息系统,强化慢性疾病防治效果

在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要与慢性病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健康档案中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单独列出来进行双重管理,将年检表与随诊表等重要资料加入进去,单独管理,在开展正常健康档案建立的基础上,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慢性病管理规范,与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发挥作用。在电脑信息化管理中,也要进行相应的分类,保证数据信息的及时更新与便捷管理,还要开展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定期开展分析研究。对于文本档案还可以通过不同颜色封面的形式进行明显标志,如绿色为健康,红色为高血压患者,黄色为糖尿病患者等等,使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社区防治工作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社区健康档案工作事关基层卫生医疗与健康保健工作的实际成效,但是国内在社区健康档案工作方面起步较晚,还处于不断摸索与总结过程之中,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并注重科学管理,切实有效维护群众健康。

参考文献

[1]陈伟生.浅议如何有效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J].中国社区医师,2010,8(3):118.

[2]张丽君.充分发挥居民健康档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11(5):129.

[3]戴广志.社区民健康档案建立方法研究[J].实用全科医学,201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