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术中不同镇痛方法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1

人工流产术中不同镇痛方法效果比较

周苹

朝阳区十八里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122

摘要目的: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痛苦。方法:选择地卡因涂摸宫颈,口服米索前列醇两种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扩宫镇痛,设立对照组,比较其效果。结果:两组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扩宫效果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米索前列醇组明显优于地卡因组,镇痛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三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镇痛方法均简单、安全、迅速、有效,易于掌握,能有效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时的痛苦,尤其口服米索前列醇效果显著。

关键词人工流产镇痛人工流产综合征

人工流产手术时扩张宫颈及吸宫机械性刺激除造成受术者痛苦外,还可能致宫颈损伤、子宫穿孔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等发生。为解除受术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引起的副反应。本院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地卡因涂摸宫颈,口服米索前列醇两种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扩宫镇痛,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者240例,均为健康未产妊娠妇女,年龄18~39y,妊娠6~10W,经尿妊娠试验和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既往体健,无生殖道急性感染。将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人,各组孕妇的年龄、孕周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手术由专人操作,吸宫时负压均控制在53.3~66.7kPa

二、方法

1.分组①A组:对照组,给予口头安慰后施术;②B组:扩宫前将1%地卡因局部涂抹于宫颈管粘膜表面,2min后施术;③C:人工流产前2h空腹顿服600ug米索前列醇。

2.观察项目及效果判定

①疼痛:分别对扩张宫颈、吸刮宫腔进行观察,镇痛标准,以受术者感觉分为四级[1],Ⅰ级(无痛):无疼痛感,表情自然,安静合作;Ⅱ级(轻度疼痛):自述下腹隐痛或坠痛,极易耐受;Ⅲ级(中度疼痛):轻度呻吟,自述下腹疼痛明显,尚能合作;Ⅳ级(重度疼痛):难耐受,疼痛剧烈,大声呻吟、呼叫,不能安静的与手术者合作。

②宫颈口松弛程度的确定:以扩棒进入宫颈内口无阻力为标准。显效:直接用大号或等于6.5号扩宫器扩宫能顺利通过宫口;有效:直接用5.5号扩宫器扩宫能顺利通过宫口;无效:仍需从小于或等于5号扩宫器依次扩张宫颈。

3.人工流产综合征情况;根据术中出现恶心、呕吐、心慌胸闷、脉搏变慢(≤60次/min)及血压下降(≥2.67kPa)为标准进行观察。

4.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

结果

一、不同镇痛方法的自动扩宫和镇痛效果比较见表1

讨论

目前,负压吸引术仍是避孕失败或意外妊娠的主要补救措施之一。随着女性生殖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无痛流产迅速推广,但因这种手术要求条件高,目前还不能在一级医疗机构广泛开展,所以尽量减少术中受术者的痛苦,仍是我们社区卫生技术服务的目标。人工流产术中疼痛是因扩张宫颈、负压吸宫时刺激引起组织释放一些致痛物质,作用于神经末梢所致。宫颈内口处副交感神经感受器最丰富,扩宫时受到刺激,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副交感神经兴奋和冠状动脉痉挛。因此,在负压吸引术中采用扩张宫颈和镇痛的方法十分必要。

理想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应简便、迅速、安全、有效。利宁凝胶,内含1%盐酸地卡因,此药穿透力强、扩散快、局麻作用持久、毒性低、起效快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无局部刺激等优点。扩宫前局部涂抹于宫颈内口,2min后施术,使宫颈平滑肌松弛,宫颈内口扩张。并阻断宫颈管内感觉神经末梢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和迷走神经的传导,能有效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米索前列醇是PGE1类唯一可以口服的制剂,目前广泛应用于药物流产、中期妊娠引产中,具有诱发宫缩和软化宫颈的作用。人工流产术前2h用药,能有效扩张宫颈,诱发宫缩,从而减轻术时对宫颈和宫腔的刺激,达到镇痛效果并有效避免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其优点是给药方便,减少阴道操作,避免由此引起的宫腔感染。

观察结果,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中扩宫镇痛效果显著,其自动扩宫总有效率86.2%,居三组之首,在扩张宫颈时无痛及轻度疼痛者占97.5%,在吸刮宫腔时中度以下疼痛者占75%,而对照组B、A分别为47.5%与15%,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总之,两种镇痛方法均有简便、迅速、安全、有效的特点,对术时出血无明显影响,易于掌握,是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扩宫镇痛的较好方法,尤其口服米索前列醇效果显著,特别适用于初产妇、第一胎剖腹产及宫颈条件差者。

参考文献

1.张翠娟,郭永芳可注射型自胀宫颈扩棒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5):30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