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CT鉴别肺部炎性病变和肺癌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能谱CT鉴别肺部炎性病变和肺癌的临床价值

刘捷蒋小龙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湖南衡阳421000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能谱CT鉴别肺部炎性病变和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来我院的肺部占位病变患者当中随机抽取170例,对这些患者使用肺动脉期、CT平扫以及主动脉期能谱扫描,依据患者的检查结果,把患者分成肺炎性病变组和肺癌组,对比这两组患者dIC肺动脉期、IC肺动脉期、dCT肺动脉期、dIC主动脉期、dCT主动脉期、有效原子序数。结果:在本次的170例患者当中有104例肺癌患者,66例炎性病变患者,与炎性病变患者相比,肺癌患者在dIC肺动脉期、IC肺动脉期、dCT肺动脉期、dIC主动脉期、IC主动脉期等方面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CT主动脉期、有效原子序数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肺部炎性病变和肺癌临床价值最大的是dIC肺动脉期,其敏感性可高达96.6%。结论:能谱CT鉴别肺部炎性病变和肺癌的临床价值当中,dIC肺动脉期价值最大。

【关键词】能谱CT;肺部炎性病变;肺癌;

肺部炎性病变和肺癌都属于肺部常见病变,这两种疾病在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差异较大。一般肺部炎性病变治疗主要以抗感染为主,而肺癌治疗是手术化疗。临床上在检查肺部病变对病灶良恶性进行判断,通常使用常规CT。肺部炎性病变和肺癌征象之间差异很大,因此便于医生鉴别诊断。然而在肺癌病变部位变大时,会表现出类似于边缘光滑、圆形的良性病变征象,再加上肺部炎性病变和肺癌两者会有较大程度的强化,这就使得使用常规CT检查两者比较困难。新型CT检测设备宝石能谱CT,可在0.5ms内实现低能级以及高能级之间的快速切换扫描,并且得到质量较高的能谱图像,还可以对碘基值进行测量,进而对肺部病变良恶性进行定量分析诊断。本文通过对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来我院的肺部占位病变患者中170例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分析使用能谱CT鉴别肺部炎性病变和肺癌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来我院的肺部占位病变患者当中随机抽取170例,其中有男性患者96例,女性患者74例,年龄范围在45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83±7.66)岁。

1.2方法

1.2.1仪器扫描方法

本次实验所采用的仪器为GEDiscovery750HDCT。患者在检查前需要空腹8h左右,在进行扫描前15min内尽量少饮水,并接受相关医生对于深吸气后再屏气的训练指导,检查时取仰卧位,让足先进同时双臂向上举起。对患者肺尖到肺底膈面进行扫描。

1.2.2图像后处理

把扫描获得图像传至ADW4.6工作站,基于70keV薄层能谱图像对平扫、能谱扫描CT值进行测量。再病变密度均居层面放置感兴趣区同时避开血管、空洞和钙化区域。复制感兴趣区能谱扫描图像,保证数据相同无差别。将所有获得的测量数据放置再3个感兴趣区层面,取其平均值。并对dIC肺动脉期、IC肺动脉期、dCT肺动脉期、dIC主动脉期、IC主动脉期、dCT主动脉期值进行计算。

1.3统计学处理

将统计数据通过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于其中的计量资料可以使用均数±标准差比较可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同时生成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图,对其各类数据参数进行分析诊断,P<0.05差异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结果

本次选取的170例患者在经过术后病理、肺穿活检和支气管镜检查后,分别确诊82例、52例、36例。本次实验最终诊断结果:肺部炎性病变患者66例,肺癌患者104例。

2.2碘浓度与净增碘浓度

与炎性病变患者相比,肺癌患者在dIC肺动脉期、IC肺动脉期、dCT肺动脉期、dIC主动脉期、IC主动脉期等方面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情见表1.肺部炎性病变患者和肺癌患者在dCT主动脉期、有效原子序数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情见表2.

3讨论

能谱CT可以瞬时在140kVp与80kVp之间进行切换,且可使常规CT单参数成像变为多参数成像,并且比常规CT具有更高的化学分辨率以及能量分辨率,成像更加清晰。现阶段,能谱CT研究内容涉及广泛,现已经覆盖人体全身各个系统疾病病灶检出、早期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为临床医生诊断病情提供了新视角。临床上存在较多使用双源CT成像或者其他相关CT灌注成像对肺部病变的诊断研究,但是这些成像存在很大缺陷如辐射量大、扫描视野受限等。CT成像主要是对物质吸收X线情况使用CT值来表示。相对而言,物质对低能量X线吸收较多而对高能量X线吸收较少。使用混合能量的X线会在穿过物体时出现平均效应,着就会使CT值不够准确。常规CT单纯依靠CT值进行分析诊断,但是CT值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而能谱CT图像主要使以碘作为基物质,敏感性较高,十分有利于准确评估组织血液供应。能谱CT通过配比基物质,使用碘浓度对病变情况进行反应,相对来说碘浓度反映对比剂进入病灶情况比较准确,而且可以克服普通CT受限因素的影响,明确反应病灶供血情况,进而为鉴别诊断肺癌与肺部炎性病变提供诊断依据,这是能谱CT成像优势所在。根据相关实验研究报道称碘基图可以准确的对不同碘溶液当中碘含量进行测量,且可信度非常高。

通过对来我院的肺部占位病变患者当中随机抽取170例患者所采取能谱CT扫描,在本次的170例患者当中有104例肺癌患者,66例炎性病变患者,与炎性病变患者相比,肺癌患者在dIC肺动脉期、IC肺动脉期、dCT肺动脉期、dIC主动脉期、IC主动脉期等方面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得出IC值与CT值相比较,IC值在反应病灶供血特点方面更加准确。肺部炎性病变病灶大多是因为炎性肉芽组织增生,肺部主要有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供血,相对来说肺癌患者坏死组织较少,血管结构正常,所以造影剂流通速度较快。肺癌对血管具有依赖性,主要是支气管供血,所以与肺癌患者相比,肺部炎性病变患者其肺动脉平扫CT图与CT图差值较大。肺癌患者肿瘤内血管丰富,具有通透性,可聚集肿瘤内造影剂。因此,肺动脉期和主动脉期的IC和dIC相对低于炎性病变。在过去,能谱CT研究使用IC值来评估病变的血液供应,而普通扫描IC不是零,不同的病变会引起差异。增强图像的IC值不能反映平扫和增强扫描的相对情况,因此评价病变的血供可能不准确。本研究计算出的dIC值可以消除平扫IC的干扰,且与病变的血供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诊断效率。ROC曲线进一步证实dIC肺动脉期在肺癌与炎性病变的鉴别中具有最大的价值。在能谱成像中,有效原子序数主要用于分析病变的无机成分。结石、矽肺和钙化是无机组分。有效的原子序数可以测量和分析病变中的结石和钙化,从而测定病变中无机物的含量,有助于进一步鉴别肺部病变。

总之,能谱CT鉴别肺部炎性病变和肺癌的临床价值当中,dIC肺动脉期价值最大。

参考文献:

[1]管乃超,胡春洪.肺部肿块性病变的能谱CT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4):372-374.

[2]吕晓波,樊鹏飞,景斐华,等.能谱CT多参数定量值在肺部占位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5):2358-2361.

[3]蒋娜,陈志民,方天舒,等.宝石能谱CT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4):6319-6320.

[4]李信友,魏淼,胡志华,等.对比剂方案对能谱CT肺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46(15):2080-2082.

[5]MACHIDAH,FUKUIR,TANAKAI,etal.AmethodforselectingaprotocolforroutinebodyCTscanusinggemstonespectralimagingwithorwithoutadaptivestatisticaliterativereconstruction:phantomexperiments[J].JpnJRadiol,2014,32(4):217-223.

[6]李琦,罗天友,吕发金,等.能谱CT定量分析在确定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51(4):257-261.

[7]刘磊,张毅,支修益,等.宝石能谱CT在肺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5,31(8):490-493.

[8]ALMUTAIRIA,SUNZ,ALSAFRANZ,etal.Optimalscanningprotocolsfordual-energyCTangiographyinperipheralarterialstents:aninvitrophantomstudy[J].IntJMolSci,2015,16(5):11531-1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