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苏春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苏春燕

苏春燕

苏春燕

南安市医院十六病区福建省泉州市362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优质护理和普通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97.02±2.38)分,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88.42±3.05)分,经比较可见,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普外科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了普外科基础护理的质量,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普外科;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就医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患者除了疾病治疗的需求外,同时还对就诊环境、服务质量、就诊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在普外科病房体现的尤为明显。普外科作为医院外科的重中之重,具有接诊患者多、病种及手术类型多及患者周转速度快的特点。也正是因为如此,普外科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十分繁重,而为了提高患者就诊的质量,需要不断提高普外科临床护理的效果,从而积极配合临床工作。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将在全国各地展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作为重点要求,我院也积极响应了这一政策号召,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普外科的日常工作中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将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临床实际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男72例,女58例,年龄22~80岁,平均(37.4±6.5)岁,对照组,男69例,女61例,年龄24~76岁,平均(36.8±7.2)岁,两组患者原发病为胆囊炎、消化道出血、骨折、乳腺癌、胃癌、结肠癌、阑尾炎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随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并发症,叮嘱患者按时吃药。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分层护理。以卫生部颁发的《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和《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为指导,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在此基础上,实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对原有的排班模式进行合理的调整,实行分层级护理模式。确保每一个护理小组内的高、中、低职称护士合理搭配,防止人为安排造成护理缺陷的发生。②心理护理。普外科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较多,在等待的过程中患者多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无论是在术前还是术后,应用自然、婉转、友好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亲切感,从而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告诉患者术后有必然的疼痛,并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排解,提高疼痛阈值,避免患者因术后出现超出预期的疼痛而恐慌。③操作护理。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不断总结提高自身的护理技巧,注意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最为恰当的护理方法,避免因操作问题或失误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疼痛感和负担。④生活护理。注意保持病房内的安静清洁,不大声喧哗吵闹,减少噪音。对长期卧床住院的患者,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操作之外,还要帮助患者家属对其进行皮肤和口腔的护理,向其讲解家庭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如拍背和按摩方法等,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褥疮等的发生,为患者减轻长期卧床的痛苦。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焦虑、抑郁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的应用效果。根据普外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诉疼痛的程度将疼痛分为6级:Ⅰ级(1分)为患者无疼痛;Ⅱ级(2分)为患者有疼痛,但是常常被患者忽视,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Ⅲ级(3分)为患者有疼痛,无法忽视,但是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Ⅳ级(4分)为患者有疼痛,无法忽视,并且干扰患者的注意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Ⅴ级(5分)为患者有疼痛,无法忽视,影响患者的所有日常活动,但尚能完成进食和排便等基本生理需求;Ⅵ级(6分)为患者存在剧烈的疼痛,无法忽视,影响患者所有日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进行评分。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分为4级:非常焦虑/抑郁为100~80分;比较焦虑/抑郁为79~60分;一般焦虑/抑郁为59~40分;较轻焦虑/抑郁为39~20分。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标准为:满分为60分,依次分为良好为51~59分;较好为41~50分;中等为31~40分;差为21~30分。

2果?结

就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本次研究中年观察组患者的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医学的不断进步,也使得人们的医疗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们开始愈发增强健康意识,对于医疗及护理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术前治疗及术后康复,而将优质护理对策施加到医院各科室的常规护理中,这一举措也是提升患者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突破。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发现,优质护理方案通过使用人性化服务理念,以患者为核心,并且在护理过程中,设身处地地考虑到了每个患者的个人特点,针对其进行切实可行的一套护理方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征,同时通过对患者实行心理干预,对其进行心理加护,在稳固了护理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建立并维护护患关系,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医院的治疗效率,也全面提升了护理的整体水平。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值得医学界人士的大力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通过实行分层级护理模式,确保每一个护理小组内的高、中、低职称护士合理搭配,给每位普外科住院患者制定整体、连续、个性化的综合护理方案,不仅明显改善了普外科住院患者的预后效果,而且能够让患者深切体会到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对普外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方式和态度的良好、较好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中等、差满意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普外科住院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增强战胜伤病的信心,提高普外科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因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先进护理形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23(04):239-240.

[2]张晓玲.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22):152-153.

[3]廖少琴,曾小香,毕怀丽.优质护理服务对心内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1):24-25.

[4]王加凤,顾志娥.精细化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与成效[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6(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