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健康教育平台对社区医疗的促进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网络健康教育平台对社区医疗的促进作用

张毅

张毅(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网络中心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计算机网络具有资源共享性特点,将其安装于社区内可方便居民医疗信息的获取,也搭建了互联网模式的教育平台。信息科技改良为健康网络提供了多样化模式,网络健康教育平台并非局限于互联网,而是扩展为与数字电视、无线广播、移动手机等多个通信设施联用,在最短时间内把社区医疗信息传递给居民,全面推动健康教育工作的执行。文章对网络健康教育平台对社区医疗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健康教育平台社区医疗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345-01

随着国家颁布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各地区基层医疗工作受到了百姓的高度重视。面对患者提出的看病需求,社区除了提供先进的疾病治疗方案外,还需要充分发挥社区网络的作用,建立多元化健康教育平台以提高社区人民的健康意识。特别是对于社区中的老年群体,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其健康意识的增强。

一、教育平台对社区医疗的促进作用

社区医疗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结构,社区医疗水平关系着整个医疗机制的服务质量。社会调查显示,社区医疗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其集中表现在中年、老年两大群体,所享有的医疗服务尚未全面。通过设置网络教育平台,对社区两大群体的健康水平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1、中年群体。我国政府将40-50岁人群成为中年人,此年龄段人员在社区医疗对象中占主要部分。由于进入中年期,人体组织器官的机能发生明显变化,一些常见疾病开始困扰着中年群人,甚至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与工作。这一类人群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多数人缺乏健康意识,遇到轻微疾病没有及时到社区接受诊断治疗。长时间对所患症状的认知不足,导致症状恶化而加重了病情,降低了社区居民整体的健康水平。针对中年及中年以下年龄阶段的群体,结合地区基层医疗体制,如图1,为社区医疗机构提供健康教育平台,能够把最新的医疗信息与健康知识传送给居民,使其掌握常见疾病的识别、诊断、预防等方法,促进中年、青年、少年、幼年等群体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2、老年群体。老年群体是社区医疗的特殊对象,由于“年龄高、疾病多、免疫弱、症状杂”等特点,阻碍了社区医疗工作的实施。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随着老年群体人数的增加,我国国民健康水平出现了持续下滑的状态,严重制约了国民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社会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老年人因心理条件处于不稳定状态,导致其面对日常生活及各种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减弱,进而激发了各类疾病的发生。引起老年人心理状态异常的根源,不仅与老年人医学知识缺乏相关,也与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很大的关联。网络健康教育平台对老年群体医疗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宣传知识,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平台,不断地宣传疾病防治知识;二是指导防御,带动老年居民的子女及亲属,共同参与到社区疾病防范活动中,为医务人员的诊治工作提供方便。

二、网络健康教育平台功能的实现

计算机网络具有资源共享性特点,将其安装于社区内可方便居民医疗信息的获取,也搭建了互联网模式的教育平台。信息科技改良为健康网络提供了多样化模式,网络健康教育平台并非局限于互联网,而是扩展为与数字电视、无线广播、移动手机等多个通信设施联用,在最短时间内把社区医疗信息传递给居民,全面推动健康教育工作的执行。

1、建立网络工程。社区医疗网络平台可以开展“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网络工程”,即把与社区居民健康有关的档案、健康数据、健康行为电子化、网络化,不仅给居民搭建一个健康交流、互动的信息平台外,还会在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开展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健康管理技能的培训和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帮助社区中老年群体获取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提供专业支撑。

2、引用数字技术。结合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医院需要一个统一的信息门户平台。数字化信息平台整合了医院信息系统等应用,如图2,及协同社区医疗机构的办公、财务和人力资源等管理应用,提供了医院管理层、行政人员、医务人员和居民之间的信息互联,通过内容发布管理系统实现内、外网的一体化信息发布,让现有的信息、应用和业务系统发挥其最大作用。

图1政府指导下的基层医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