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机械的精细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道路施工机械的精细化管理

孔庆震耿君韩维佳

济南黄河路桥工程公司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中的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和桥梁工程等均需要采用相应的施工机械才能完成,有些按施工工序连续作业,有些若干种、若干台施工机械联合作业。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机械的种类、型号、规格很多,各自又有独特的技术性能和作业范围。为了保证市政道路建设的施工质量,按时完成施工任氖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建设项目要求和具体施工条件,对工程施工机械进合理选择和组合,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是市政道路工程采用机械化施工时必须首先妥善处理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施工机械管理的主要依据和组织机械施工应注意的事项,探讨了道路施工机械的精细化管理方法。

关键词:道路;施工机械;精细化管理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对市政道路建设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道路施工中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要求也随之提高,机械设备如何充分利用、高效管理也必然决定工程质量和效益,因此对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及时维护保养以及视情维修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施工机械管理的主要依据

选择施工机械应以项目工程量的大小和工程现场情况的复杂程度为主要依据。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提高技术经济效益,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工程量大的应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而工程量小时则应采用中小型机械和现有设备。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影响建设机械化施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气候条件限制等。即使工程量不是很大的建设项目,也必须选用配备增压柴油机为动力装置的施工机械。

二、组织机械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进度是组织机械施工的目标。要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就必须采用机械化施工。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机械组合的相对稳定,由于受进度、天气等方面的影响,机械的使用数量发生变化时,现场管理者必须适时改变机械组合以便保证施工不受影响。组织机械施工应注意:

1.机械组合的总体生产能力必须满足施工需求,为此,应根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和机械的生产能力选择主导机械,并留有适当的余量,以便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2.机械组合中全套机械的生产能力是由其中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决定的,因此,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始终保持机械的最佳组合,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使用率,避免机械的浪费,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3.要组织抢修小组,勤维护、勤保养,备有关键配件,随时随地排除故障,提高机械完好率,保证机械组合整体的正常运转,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三、道路施工机械的精细化管理方法

1.市政道路建设采用机械化施工时,选择施工机械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的经济性。施工单价是工程施工机械经济性选择的基础,一项工程其直接工程费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构成,其中机械费占全部费用的三分之一多,而机械费主要与施工机械的固定资产消耗及运行费用等因素有关。采用先进的大型的施工机械进行施工,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它可以分摊到较大的工程量当中,对建设项目的成本影响较小。因此在选择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机械时,不但要权衡工程量与机械费用的关系,还应考虑施工机械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2)通用性和专用性互相兼顾。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要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机械的通用性和专用性。通用施工机械机械功能多(如装载机)可以一机多用。专用施工机械生产率高、作业质量好(如压路机,沥青摊铺机),因此某些作业量较大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公路建设项目,选择专业性强的施工机械较为合理。

2.机械化施工的工序与机械管理。工程质量是各工序中做出来的,而工程的造价是在各工序中所发生的,同时工期因为可以通过按时期确保动工至竣工为工序系列以及管理作业的进度来维持,所以工序管理对施工管理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综合管理手段。机械化施工管理过程中除工序管理外,还有对机械本身的管理。与机械有关的经费包括机械设备费、运转费和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费,它们随机械的利用管理以及保养管理的优劣而有相当幅度的增减。无论筑路机械和设备多么优良,如果管理不当,就达不到预期机械化效果,从而对工程费的影响很大。施工时,正确地掌握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妥善地保留机械操作记录,对记录进行整理和统计作出理论分析,才能总结出机械管理的科学方法。机械管理工作中,机械的管(机械部门内部的各项管理)、用(施工现场机械的合理运用)、养(机械的各级保养)、修(机械的各级维修)、供(油料、备件等机械耗材的供应)等每一项工作都十分重要,我们都应做好计划,进行统筹安排。

3.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施工机械的维护。在工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多,机型复杂,部分特种设备尤其是进口设备的技术含量起点高。机械管理部门应针对各种设备的机械原理、生产流程和性能特点分别制定安全操作规范,并要求驾操员严格规范运作,规范施工,这些都是施工机械养护的基础。其次,在机械设备的正常保养和一般故障排除中都要运用到各种辅助材料和配件,所以在前期准备时,就应该建立专用的配件仓库,按需配置配件,合理库存;建立严格的配件领用制度,按规定办理出库手续,严把配件采购关,提高配件的采购质量。再次,对于使用中出现故障的机械要精心修理,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另外,还要注意加强和设备生产厂家的沟通联系,与生产厂家建立友好的协作关系,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以防因关键设备维修而耽误工期。最后,就是在施工中不断提高操作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另外,还需要对机械操作、维修员加强管理,加强对机械的使用管理,操作员按操作规程正确操作机械,维修工必须熟练掌握机械的操作使用及保养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机械运转的灵活、畅顺。

4.设备安全使用,杜绝安全事故。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关系到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还涉及诸多社会问题。因此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责,也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必要条件。

(1)日常设备进场进行基本验收,确保设备符合施工要求;大型起重设备进场严格把关,四证齐全方可进场,安装拆卸一定要有专业资格,持证上岗。

(2)对所有进场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启动检查,并定期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保养维护,包括三滤检查、加润滑脂、紧固螺栓以及油品的污染程度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设备,立即组织维修。

(3)定机、定人、定责任。人机固定,责任明确,有利于增强定机人员的责任心及爱机心理,有利于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况,有利于落实奖惩制度。每台机械设备,除了有安全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书所说明的要点外,往往还有其独特的使用特点,人机固定原则,有利于操作人员熟悉本机的这些特点,这对于发挥机械效率,预防和排除机械故障,避免事故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定机人员要加大培训力度,引入竞争机制,达到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具有过硬的技术本领的目的。

机械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施工单位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不仅要为机械设备制定综合性管理制度,还要加强对操作人员技能的培训,促进道路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卫权.施工设备租赁市场化探析[J].市政技术,2011(2)

[2]王佳楠.市政道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

[3]严洪,侯黎明.跨海大桥建设催生海上桥梁专用施工设备产业[J].工程机械,2010(3)

[4]罗茂.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提高矿山经济效益[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