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脊膜外腔穿刺术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脊膜外腔穿刺术的临床观察

胡彬高慧吴仲烨任斐

胡彬高慧吴仲烨任斐(陕西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716000)

【摘要】目的探讨“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膜外腔穿刺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0例下腹部以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1、2、3三组,分别采用“把持式”持续正压、经典正压、玻璃管负压硬膜外腔穿刺术。观察:穿刺时间、进针深度、注射痛、硬膜外腔置管困难、置管是否有阻力、术毕拔管后观察导管打折情况,镇痛效果。结果“把持式”穿刺用时少,廉价,易于掌握,没有注射痛,硬外置管困难、导管打折发生率低。结论“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膜外腔穿刺术有其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膜外腔穿刺术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092-02

椎管内麻醉在我国普遍开展,特别是二级以下医院更为广泛,可以说主要是应用该麻醉方法完成手术。硬膜外腔(简称:硬外)穿刺是椎管内麻醉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穿刺不成功会造成该麻醉方式失败,如果穿破硬膜,有全脊髓麻醉的可能,甚者会危及生命。通过多年临床工作,发现了一种新型穿刺方法,即“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膜外腔穿刺术(简称:“把持式”穿刺术),下面我们研究该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与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Ⅲ级下腹部以下手术300例(非同一患者、随机分为1、2、3三组),身材较匀称,排除体重过大、脊柱畸形、身高过高和过低者,选择L2-4之间直入方法穿刺硬-腰联合麻醉。患者采取侧卧位,使用一次性的硬-腰联合麻醉套针(针内针)进行穿刺,硬外穿刺针采用Touhy16G,压力试验应用低阻力注射器;硬外穿刺针口平面与黄韧带纤维走向平行方向穿刺(穿刺针穿入硬外后旋转,针口朝头);当穿刺针尖穿到黄韧带时:1组:采用“把持式”穿刺:用非优势手拇、食、中指持硬外穿刺针针梗,拇、食指顶住病人背部,装有1-2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筒置于手掌,进行穿刺,既进针又给一定的阻力,防止穿刺针过快突然穿入、穿破硬膜;优势手拇、中指靠近注射器筒尾端1-2mm处持注射器活塞(食指扶住注射器筒)向前用力造成注射器内正压,与非优势手同时稍用力进行硬外穿刺。针尖刚穿破黄韧带进入硬外,持注射器活塞手指既感觉压力减小阻力消失,活塞稍内推,由于中、拇指把持着注射器活塞,不至于整个活塞置入,将过多的生理盐水置入硬膜外腔引起病人的疼痛[1],即硬外穿刺成功。2、3组:分别采用经典正压、玻璃管测定法穿刺[2]。

三组腰麻后1小时硬外注射利多卡因5ml,观察呼吸循环系统,排除全脊髓麻醉后,硬外注射术后镇痛负荷量:吗啡均40μg/kg,氟哌利多2μg/kg,东莨菪碱0.1mg。手术结束应用硬外术后持续镇痛,方法:吗啡1.6μg/kg.h,布比卡因60μg/kg.h,氟哌利多0.2μg/kg.h,东莨菪碱0.2mg,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持续背景输注2mL/h,单次注射2mL、锁定时间15分钟。

1.2观察指标

穿刺时间(从硬外穿刺针尖顶到黄韧带至确定穿刺针进入硬外为止),进针深度(硬外穿刺针进入硬外深度[3]),注射痛(过多的生理盐水置入硬外引起病人的疼痛),硬外置管困难,置管是否有阻力,导管打折否[4],镇痛效果(用口述描绘评分法,在不活动情况下分为4级,Ⅰ无痛、Ⅱ轻痛、Ⅲ中痛、Ⅳ重痛)[5]。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病人基本情况见表1,注射痛、硬外置管困难、置管是否有阻力、导管打折否、镇痛效果见表2,穿刺时间、进针深度情况见表3。

与1、3组比较aP﹤0.05,1、2组比较bP﹤0.01

表3.进针深度、穿刺时间观察表(x-±s)

与1、2组比较a,1、3组比较c,P﹤0.05

3讨论

硬外穿刺是麻醉医师的最基本技能,根据测试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正压及负压穿刺两大类。负压穿刺方法,如悬滴、玻璃管穿刺等等;正压穿刺方法(阻力消失法),如阻力骤减、正压气囊穿刺[6],自制压力增强指示器穿刺[7]等等。

“把持式”穿刺方法为持续正压穿刺方法,他有别于负压及其它正压穿刺方法。经典正压穿刺方法两只手一直处在悬空状态,不稳定;不断间断正压测试判断是否到达硬外,浪费时间,用时较长,而“把持式”及玻璃管负压穿刺是持续推进,用时较短;优势手拇指腹顶住注射器活塞柄,容易把注射器内的液体快速全部注入硬外,引起病人注射疼痛;而且判断小气泡被压缩与否比较困难,“把持式”不用此方法判断。

虽然“把持式”穿刺与玻璃管负压穿刺,在穿刺时间方面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后者置管困难、置管有阻力、导管打折发生率高(P﹤0.01),进针过深(P﹤0.05),造成硬外麻醉失败率高,穿破硬膜的可能性大。

三组病人没有发生全脊髓麻醉,硬外术后镇痛效果都很满意,说明三组硬外穿刺、置管均成功。因为大多数手术短小,手术已结束,腰麻还没有完全消退,所以,应用硬外麻醉成功与否来判断硬外穿刺、置管成功与否,较为困难。

其它持续正压穿刺方法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增压装置。如国内的增压器;国外的内置弹簧注射器,当穿刺针穿到黄韧带时,将该注射器活塞适当回抽弹簧被压缩注射器内造成了正压,再将注射器乳头密闭衔接在穿刺针尾,即构成持续正压穿刺。“把持式”不需要任何耗材,由双手即可造成正压。

总之,“把持式”硬膜外腔正压穿刺方法具:有稳健,穿刺成功率高,失败率低,用时少,廉价,易于掌握,没有注射痛,硬外置管困难、导管打折发生率低等优点。

参考文献

[1]王伟鹏,李立环主译.临床麻醉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5.

[2]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81-282.

[3]胡彬,罗志锴,秦妮娜,等.不同穿刺方法硬膜外腔穿刺针穿入硬膜外腔深度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7):6592-6593.

[4]胡彬,罗志锴,李刚,等.硬膜外腔置管困难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5):3584.

[5]胡彬,张二飞,秦妮娜.氟哌利多用于预防恶心呕吐的硬膜外腔最佳计量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7):6592.

[6]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91.

[7]谢洪元,刘锋.自制压力增强器指示器用于硬膜外腔穿刺920例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