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马忠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马忠魁

马忠魁

(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金昌737100)

【摘要】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取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28例,采取中医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3%,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57%VS21.43%)(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临床疗效可靠,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针灸;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090-01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在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基础上,受外力影响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腰痛病”、“痹症”范畴,治疗应以舒筋活络、活血行气为主。本文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经过确诊,排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男性1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2.47±6.84)岁。对照组28例,男性2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2.54±6.76)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牵引治疗,使用微电脑腰椎自动牵引床、E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牵引重量、牵引力,30min/次,1次/d,10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选择昆仑穴、阿是穴、阳陵泉穴、环跳穴、肾俞穴、腰眼穴、三阴交穴等,消毒后采取指切进针法进针,针尾处加装艾条,长约1.50cm,点燃艾条上端。对出现灼烧感的患者,可在针灸针针柄处注入少量水,对针灸位点降温。针体冷却后自行起针,治疗周期3个月。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1],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直抬腿角度>90°;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直抬腿角度>45°;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患者;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合计。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3%,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中,出现腰椎两侧隐痛1例,发生率3.57%;对照组中,出现腰椎两侧隐痛4例,腰椎脱节2例,发生率21.43%;χ2=4.08,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在外力压迫或髓核退行性变化影响下,髓核组织破裂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神经根周围组织水肿,并导致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脊椎侧弯等临床症状。患者疼痛剧烈,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研究发现[2],经过积极的治疗干预,8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够恢复腰椎功能。

中医认为,该病主要与腰部经络不畅、气阻血滞有关,通过中医针灸治疗,能够释放患者神经中枢止痛物质,缓解疼痛,同时,刺激穴位,增加病变区域血流量,行气止痛,缓解肌肉痉挛症状,促进神经根周围组织炎症消退。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3%,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57%VS21.43%)(P<0.05);提示中医针灸治疗该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中医针灸治疗历史悠久,具有舒经活络、调节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同时,将艾灸与针刺相结合,能够发挥双重功效,加速椎管外受损软组织修复,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微循环障碍,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2)提高血浆β-内啡肽活性,减弱痛觉过敏状态,抑制Glu的异常释放,抑制痛域下降,起到镇痛效果。(3)调节神经功能,保护神经元细胞,促进损伤神经再生及修复,促进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4)调节自身免疫机制,抑制神经根局部炎症因子。研究发现[3],中医针灸能够改变血液中IgG、IgM水平,抑制IL-1和IL-6分泌。(5)影响机体氧自由基代谢,改善脊柱环境,松弛腰部肌肉,缓解韧带紧张,提高脊柱活动度。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临床疗效可靠,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黎明,贾红玲,张永臣.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511-513.

[2]王瑞,李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灸与传统针灸60例的效果比较[J].特别健康,2017,(21):225,224.

[3]杨海龙,周胜红,张永臣,等.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7,(3):365-370.